字词 | 蒋方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蒋方震1882—1938民国军人。字百里,笔名飞生,浙江宁海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1903年在东京主办《浙江潮》,宣传革命。1906年回国,应盛京将军赵尔巽之邀,任督练所参议。后赴德国,在德军第七军团任实习连长。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任禁卫军管带。武昌起义后至杭州,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1916年反对袁世凯称帝,任两广都司令部出师计划股主任。1917年任北京总统府顾问。次年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回国后从事文化活动。1923年与胡适、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5年复入军界,任吴佩孚军总参谋长。1935年被蒋介石聘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七七”事变后出国,争取外援。1938年5月回国,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有《蒋百里全集》。 蒋方震
蒋方震
蒋方震1882~1938民国时期军事理论家。字百里,号澹宁,浙江海宁人。1911~1925年,历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袁世凯总统府军事处一等参议、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吴佩孚军总参谋长等职。1935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1937年发表其代表作《国防论》,阐述国防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一致,强兵必须先理财。之后,又发表了《日本人》、《抗战基本观念》等论著, 阐明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代理陆军大学校长,不久病逝。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他一生精心研究军事,有《蒋百里先生全集》。 蒋方震 蒋方震字百里,晚号澹宁,浙江海宁人,生于1882年10月13日。1898年中秀才,暂充师。1900年入上海财经学校,后改入杭州求是书院。1901年留学日本,先后入东京成城、日本士官学校,并创办《浙江潮》。1905年毕业。回国后任东三省督练公所总参议,因遭张勋、张作霖所忌,1906年去德国学习军事,在德军第七军充任实习连连长。回国后又任东三省督练公所总参议。武昌起义时因谋划响应,被张作霖逼杀不已,于是南下投参谋长。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被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6月18日因受难于陆军部,愤而自杀未遂。后改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14年5月任袁世凯军事参事室八个顾问之一。1916年反对袁世凯称帝,南下广州,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出师计划股主任。1917年任黎元洪总统顾问。1918年随梁启超欧洲考察团赴欧考察。1920年归国后从事新文化运动。后任浙江省议员。1925年投靠吴佩孚,任参谋长,主张联合广州的国民革命军讨奉,未被采纳。1926年辞职投孙传芳,不久也离去。1930年因唐生智反蒋活动,蒋方震作为调停人员,被捕入狱,次年获释。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并任国防参政会议员。同年赴欧美考察国防建设。1936年12月归国后奉命去西安向蒋介石汇报,12日西安事变爆发,被张、杨扣押,为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1937年初奉命视察全国各地的防务,并担任庐山暑期训练班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9月以特使身份访问意大利、德国以求援助。1938年9月任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1月4日在广西宜山病逝。1947年3月22日后追赠为陆军上将。著有 《欧洲文艺复兴》《孙子新释》《军事常识》《国防论》《蒋百里全集》等书。 ☚ 蒋乃辛 蒋介石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