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
蒂勒(Theiler,M. 1899~1972),美国病毒学家。由于发现和制成黄热病疫苗,成为195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
蒂勒生于南非一个著名兽医师的家庭,父亲祖籍瑞士。蒂勒的中小学教育时期,有一年就是在瑞士渡过的。所以他长期保有南非和瑞士双重国籍。1916~1918年间他先后在南非的格雷厄姆斯敦的罗德斯大学和开普敦医学院学习。1919年去英国伦敦,就读于圣托姆斯医院和伦敦热带医学院,1922年毕业,当年任皇家医师学院医师和皇家外科学会会员。后去美国,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热带医学系助教,继任讲师。1930年去纽约参加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保健分部工作。1951年起改任该基金会医学和公共卫生分部诸实验室的负责人。从1922年起直至逝世,五十年期间蒂勒定居美国。
蒂勒早年在哈佛大学曾从事过阿米巴痢疾和鼠咬热的研究,但以后他即投入黄热病的研究。
黄热病主要流行于南美洲和非洲南部与西部,由埃及伊蚊传播,当时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蒂勒和他的同事于1927年前即已阐明,该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而是病毒。1928年其他科学家发现,弥猴对黄热病病毒有敏感性,可以用来进行实验研究。当时用弥猴分离到的第一株病毒命名为Asibi株。蒂勒及其同事经过反复探索,终于发现小白鼠脑内感染途径也是分离该病毒的敏感方法,从而大大促进了该病毒实验研究的进程。以后蒂勒和许多欧美的病毒学家致力于安全有效的黄热病疫苗的寻求工作。蒂勒考虑到神经组织的存在可能使该病毒保持其嗜神经毒力,于是改将Asibi株培养在去脑和去脊髓的鸡胚组织中,如此反复传代,终于出现了毒力明显下降的17D株病毒。该毒株不仅对弥猴的神经毒力明显下降,而且对内脏毒力也明显下降。
不久,斯密斯等人将该疫苗应用于人体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巴西大规模现场试用的结果证明其安全和有效。于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性疫苗接种,为控制黄热病的流行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黄热病》(1951)和《预防黄热病疫苗之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