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葳蕤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葳蕤汤

❶《备急千金要方》卷九方。又名千金葳蕤汤。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各二两,石膏三两。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取汗。治风湿,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喘息,嘿嘿但欲眠。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本方亦见于《小品方》,但方中石膏用三分。
❷ 《类证活人书》 卷十七方。葳蕤三分,石膏 (碎) 一两,白薇、麻黄(汤泡)、川芎、葛根 (生者可用二两)、羌活、炙甘草、杏仁 (搥碎) 各半两,炒青木香一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日三四次。治风湿,兼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咽喉干,舌强,胸内痛,痞满,腹背强。

葳蕤汤 《千金要方》卷九

【组方药物】 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芎 甘草 青木香各6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0.3克代之) 石膏9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取饮片。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服,取汗。
【主要功效】 滋阴清热,宣肺解表。
【适应病证】 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体重嗜睡,苔白,脉浮者。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
【加减应用】 若一寒一热,加朴硝7.5克,大黄9克下之。
【方义分析】 方中用葳蕤滋阴生津为主药;白薇、石膏清热凉血为辅药;麻黄、杏仁宣降肺气而透邪平喘,独活、芎、青木香以舒筋活络,理气行血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故可用于外感而兼津液不足者。但方中温燥之品较多,故临床常用其加减方。

葳蕤汤wēiruítāng

❶《备急千金要方》卷九方。又名千金葳蕤汤。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各二两, 石膏三两。为粗末, 水煎, 分三次服,取汗。治风湿, 脉阴阳俱浮, 汗出体重, 喘息, 嘿嘿但欲眠。
❷ 《类证活人书》卷十七方。葳蕤三分, 石膏(碎) 一两, 白薇、麻黄(汤泡)、川芎、葛根(生者可用二两)、羌活、炙甘草、杏仁(槌碎) 各半两, 炒青木香一分。为粗末, 每服五钱, 水煎服, 日三四次。治风湿, 兼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 发热, 头眩痛, 咽喉干, 舌强, 胸内痛, 痞满, 腹背强。

葳蕤汤

葳蕤汤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九。方由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芎、甘草、青木香各二两,石膏三两组成。上九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三两卞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一分。功能滋阴清热,宣肺解表。主治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体重嗜睡,苔白,脉浮者。本方所治证属阴液不足,外感风温之邪,治宜滋阴清热,宣肺解表。方用葳蕤为君药,滋阴生津,清热解毒; 白薇、石膏清热凉血,用为臣药,配合君药以滋阴清火,生津润燥; 佐以麻黄、杏仁宣降肺气而透邪平喘,独活、芎、青木香以舒经活络,行血清热解毒,合前药以宣畅气机,快膈畅中,外透邪热,内理肺胃; 更以甘草清热解毒,且调和诸药。故可治疗外感而兼阴津不足者。若阳虚外感及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加减葳蕤汤(《校勘通俗伤寒论》卷二) 生葳蕤二钱至三钱,生葱白二枚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白薇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钱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甘草五分,红枣二枚。水煎服。功能滋阴解表。主治阴虚之体,感受外邪,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痰稠难出,无汗或有汗不多,口渴心烦,舌赤脉数者。

☚ 再造散   葱白七味饮 ☛
000037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