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葱豉桔梗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鲜葱白三至五枚,桔梗、薄荷各一钱至一钱半,连翘一钱半至二钱,焦栀子二至三钱,豆豉三至五钱,生甘草六至八分,鲜竹叶三十片。水煎服。功能解表清热。治风温、风热等证初起,头痛发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脉数,或兼咳嗽,或兼咽痛,或兼胸闷。若咽阻喉痛,加紫金锭二粒(磨冲),大青叶三钱; 胸痞,去甘草,加枳壳二钱,白豆蔻末 (冲) 八分;发疹,加蝉蜕十二只,皂角刺五分,牛蒡子三钱; 咳甚痰多,加杏仁三钱、橘红一钱半; 鼻衄,加生侧柏叶四钱,鲜茅根五十支; 热盛化火,加黄芩二钱,绿豆二两; 火旺化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方药物】 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 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
【制剂用法】 上药8味,水煎服。
【主要功效】 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适应病证】 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今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状者。
【加减应用】 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2粒(磨冲),大青叶9克;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6克,白蔻末2.4克;咳甚痰多,加杏仁9克,广橘红4.5克;鼻衄,加生侧柏叶12克,鲜茅根50支。
【方义分析】 此为近代验方。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主药;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辅药;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故对温热初起邪在肌表肺卫者有效。

葱豉桔梗汤cōnɡchǐjiéɡěnɡtānɡ

《通俗伤寒论》方。鲜葱白三至五枚, 桔梗一至一钱五分, 栀子二至三钱, 豆豉三至五钱, 薄荷一至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至二钱, 甘草六至八分, 鲜竹叶三十片。水煎服。治头痛发热, 微寒无汗, 或有汗不多, 心烦口渴,舌尖红赤, 脉数, 或兼咳嗽, 或兼咽痛, 或兼胸闷。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汤

本方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是以《肘后备急方》的葱豉汤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桔梗散去黄芩而成。方由鲜葱白三枚至五枚,苦桔梗一钱至钱半,淡豆豉三钱至五钱,焦山栀二钱至三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青连翘钱半至二钱,生甘草六分至八分,鲜淡竹叶三十片组成。水煎服。功能辛凉解肌,疏风清热。主治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者。
本方所治证属外感风温、风热,蕴于肌表,治宜解肌发表,疏散风热。方用葱白、豆豉为君,解肌发表,疏风散邪;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 甘草为佐,清热解毒,合桔梗以清利咽喉; 鲜淡竹叶为使,清心除烦。故本方有辛凉疏风,解肌发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以治疗外感风温、风热证。现临床上亦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若外感风寒证,以及气阴亏损者不宜用。原方加减法:“如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两粒磨冲,大青叶三钱; 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二钱,白蔻末八分冲; 如发疹,加蝉衣十二只,皂角针五分,大力子三钱; 如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钱,广橘红钱半; 如鼻衄,加侧柏叶四钱,鲜茅根五十支; 如热盛化火,加条芩二钱,绿豆清二两煎药; 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桔梗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薄荷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一钱,桔梗半两,连翘二钱,山栀子仁一钱。锉,每服五钱,或七钱,加淡竹叶,水煎服。如大便秘结,加大黄半钱。功能清热宣肺,解肌透邪。主治外感风热郁肺,发热无汗,口渴,苔薄白或微黄,脉浮大而数者。
葱豉荷米煎(《重订通俗伤寒论》) 鲜葱白一枚(切碎),淡豆豉二钱,苏薄荷四分(冲),生粳米三十粒。水煎服。功能辛透解肌,和中发表。主治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发冷无汗者。

☚ 凉解汤   宣毒发表汤 ☛
000037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