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董其昌临颜书宋广平神道碑侧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董其昌临颜书宋广平神道碑侧记明代书法。吉林市博物馆收藏。此册紫檀木板封面,上贴题签,用小楷书写:“董文敏临颜书宋广平神道碑侧记,木公先生珍藏,癸亥冬十月下瀚,张运署检”。下有一小印。册高25、宽12.6厘米。纸本。董书12页,每页字3行,有乌丝栏。另有跋7页。此册纸地较白而细致,无漫漶;保存完好,无虫蛀,木板封面无残损,光滑细润,外有灰色缎套。《宋广平碑》全称《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并序》,亦称《宋璟碑》,颜真卿撰并书,唐大历七年(772)九月立。碑阴刻有侧记,楷书,“书法极异趣,不多肉,具篆势,刚劲谨严,饶有古意。清翁方纲以为颜书第一”。董其昌这件墨迹的前半部分是临《宋广平神道碑侧记》的楷书碑文; 后半部分为董其昌的行书跋。此册为董其昌76岁时(崇祯三年,1630)所临。董其昌墨迹以下,是清人所作五跋。册内还有名章、收藏印十几方,不一一列举。此册董其昌墨迹的楷书部分(临书部分),是董其昌按照自己的临习方法所写的,与颜真卿原碑有很大差异。颜真卿写《宋广平碑》时年已过六十,书法造诣炉火纯青,以其字形结构宽博稳健,用笔清劲,形成雍容大度、古穆沉雄的“颜体”。而董其昌这件墨迹不同于原碑颜书用笔上筋强骨健的顿挫转折,而是轻提暗转,从容俊秀。颜书笔画平正、浑圆、含蓄;董书横画取斜势,多侧锋,露锋处多有虚尖,并且笔画之间有游丝牵带,有行书笔意。虽然还能从字中看出董氏早年学颜书、又受苏体影响的踪迹,但体现更多的则是满卷儒雅端庄、松灵秀逸的董氏自家风格,产生与原碑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由此看来,董其昌的这件墨迹是一件“意临”作品。董其昌是卓有成就的明代大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崇祯九年(1636)。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刑、张、米、董”,时人又有“南董北米”之称。著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旨》及《画眼》等。此册墨迹具有颜真卿笔意和鲜明的董其昌个人风格。是一件很好的意临作品。董其昌临颜书宋广平神道碑侧记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