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愧(*媿)★★★ 02295名

kuì 形因有缺点、做错事或没尽到责任而内心不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问心无愧|羞愧
字源解说 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邪恶的。愧,甲骨文写作“媿”;籀文写作“謉”;篆文写作“媿”,篆文异体字写作“愧”。媿,甲骨文 = (鬼,代表不善的、邪恶的)+ (女,代表美色),表示对美色心怀“鬼意”,即因对女子心怀不善企图而自感羞惭。金文 写成左右结构,左女 右鬼 。籀文 = (言,表达)+ (鬼,邪恶),表示用言语表达内心的羞惭,淡化了羞惭的美色原因。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由女 、鬼 会义。篆文异体字 = (心)+ (鬼,邪恶),强调“有鬼”的内心状态,再次泛化了羞惭的原因。造字本义:因心念或作为有负道德而自感羞惭。隶书 将篆文“心” 写成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媿,慙也。从女,鬼聲。愧,媿或从恥省。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媿,惭愧。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鬼”作声旁。愧,这是“媿”的异体字,采用省略了“耳”的“恥”作边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鬼
【同音字】 ku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