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葚原诗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葚原诗说 葚原诗说诗话著作。清冒春荣撰。冒春荣(1762—1820),字寒山,一字葚原,江苏如皋人。因居如皋城北柴湾之花源港,号花源渔长,又号柴湾樵客,乾嘉时布衣名士。《葚原诗说》四卷,以论具体诗法为主,最后被归结为“起承转合”四字:“凡诗无论古今体、五七言,总不离起承转合四字,而千变万化出于其中。”论体制则尊古抑近:“五言古,诗之根本也;其馀诸体,诗之枝叶也。盖溯所从来,自《风》、《骚》而汉、魏,自汉、魏而唐。唐虽创为近体,实奄有前代之规。”这种矫枉过正的议论是针对“后人畏难就易,故多攻律体,少制古风,非所谓知本者”的现象而发的。实际上,书中对近体诗的法则也多有论述,最终得出“古诗之要在格,律诗之要在调”的持平之论。格调之外,《葚原诗说》对诗歌艺术的其他问题也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如“诗肠须曲,诗思须痴,诗趣须灵”。书中引录沈德潜《说诗晬语》中多则文字,有些未标明出处。有《清诗话续编》本。 ☚ 乾嘉诗坛点将录 灵芬馆诗话 ☛ 葚原诗说诗论。清冒春荣(1701—1760)撰。四卷。春荣字寒山,一字葚原,自称花源渔长,又称柴湾樵客(居城北柴湾之花源巷,故名),江苏如皋人。家贫身隐,不慕仕进,为江南名士,纂有《象山县志》、《通州志》、《两淮盐法志》等。此编卷一论作诗方法,二、三、四卷,论诸诗体之特点。作者以为“唐人章法、字法、句法、起法、对法、收法,极尽变化”,“今略举之,以示吾党”。书中分析,举例细微,于理解唐诗亦不无启发,然终属纯以形式论诗,不得诗之大旨。为清季形式主义诗论代表性之作。有《清诗话续编》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