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落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落款5942触犯道德、法律,对不起人。闽语。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言》:「俗以作事对人不住为~。」

落款luòkuǎn

在书信、字画等上面题写姓名等;所题写的文字
 △ 这封信还没~∣名家题写~。

落款luòkuǎn

❶ 〈名〉在书画、礼品或书信上题的上款和下款:这幅画有落款。
❷ 〈动〉在书画、礼品或书信等上面题上款和下款:由名家落款。

落款luò∥kuǎn

在书画上题上作者姓名、年月等。也泛指书信、文件上的署名: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二六·598)

落款

落款luò kuǎn

指在书信、公文等文稿末尾标明作者或发文机关的名称。〔例〕这份文件怎么没有~?

☚ luo   M(mei) ☛
题写

题写

标写 标刺
题写诗句:题诗
题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题词 题辞高挥
在参观或游览地写下意见、感想等:留题
为留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名字:题名 标名 标目
 题写表字:制字
在书信、礼品等上面题写姓名:落款 款字
在书画上题名:款识 款志
在画面上题写诗文:题画
题写书籍杂志的封面:题署
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题签
 美称题签:玉题
 封缄题签:题封
题写匾额:题额 题匾 题榜
题写楹联:题柱
题写或张贴告示:标榜
题字于碑额:署额
把死者的名字写在棺材头上:题和
(书写:题写)

☚ 写字   抄写 ☛

书写

书写

写(写具;写染;写录;默~) 书笔(执笔;运笔;把~) 刀札 简札 握管 挥毫 挥翰
抄写,书写:书缮
写上:题(~字;题写) 落款 落笔
写上姓名:书名
写信:题书 修书 修札 修染 修函 折柬 裁音 作书
 写信给别人的敬词:拜书
 裁帛作书:裂帛
准备提笔书写:吮毫舐墨 舐毫吮墨 舐墨吮毫
准备纸墨,提笔书写:含毫命简 挥毫命楮
依样写:临(~帖) 模写
 依底样写:描(~红;~花;~图)
按规定的空白写:填(填写;~表;填空)
凭着记忆写:默(默写;默字) 暗书 暗书 暗写 暗疏
用毛笔书写:洒笔 洒翰
用小楷书写:蝇头细书
写明:标(~价;~名) 写白
 细微而详尽地全部写明:纤悉必具
亲笔写:手书 手记 手泐 手写 亲笔的笔
书写潦草:画符
 随意涂抹,书写潦草:鸿鳦满纸
不写上名:匿名
写错:笔误
随便写:信笔
 随意书写:漫书 胡涂乱抹
 不假思索地随意书写:趁笔
运笔书写:挥拂
奋笔书写:鼓笔
不停地书写:左铅右椠
手不停地书写:手不停毫 手不停挥
灵活熟练地书写:龙飞凤舞
书写或描摹刻画的功夫细腻而有功力:细筋入骨
不再写下去:停笔 搁笔 绝笔 辍笔
(用笔写:书写)

另见:笔 纸 写画 书法 文字2

☚ 书写   迅速书写 ☛
落款

落款

书、画上作者的提名,一般还写上作品完成的年月日,也称“款识”。款识原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款,刻也;识,记也。”款是阴字凹入者,识是阳字凸出者,“花纹为款,篆刻为识”。书画上作者落款早在宋代绘画即有之,宋徽宗赵佶在他所绘的《芙蓉锦鸡图》中,题有五言绝句,其下款署“宣和殿御制并书”;宋·郭熙《早春画》的画幅左侧有作者题款“早春”并工整笔写“壬子年郭熙画”,下有“郭熙笔”长方印一方。北宗·崔白的《双喜图》(也称《禽兔图》)中,作者在树干上有“嘉祐辛丑崔白笔”,此种方式的落款称为“藏款”。自元朝以后落款更为盛兴,“画有一定落款处,失其所则有伤画局”。落款分两种:
❶单款又称名款,指在画上只写作者姓名的款书目,有时还要写上作品完成时间、地点。
❷双款是指送与友人的画件上,除写作者名字以外,同时写上所送某某人的名字。双款的格式,分为上款和下款。上款写上送与对象的名字和称呼短语,一般常用词语有“某某先生雅属”、“某某先生雅正”、“某某方家教正”,或用短语“斧正”、“法正”、“正腕”、“补壁”等等。在称呼上,对长辈可称“仁伯”、“尊翁”、“尊师”等;对同辈可称“大兄”、“仁兄”、“贤弟”或“同志”等。下款,落作者姓名和作画时间、地点。师友之间书画相赠,增进友谊,加强相互学习,已成为一种优良的传统风尚,凡赠送友人之画都采用双款。

☚ 题款   干支 ☛

落款luo kuan

write the name of the sender and the recipient on a painting,gift or letter

落款

name of the sender or the recipient written on a letter or gift;inscription on a gift,etc

落款

在書、畫上題寫姓名、字號、時日、識語、詩文等,并鈐押印章,稱為“落款”,亦曰 “款記”。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下《落款》 曰: “畫有一定落款處,失其所,則有傷畫局。……元人畫有落款于樹、石上者,亦恐傷畫局故也。”古今皆有只捺印而不題署者,此亦為 “落款”。《芥子園畫傳》謂: “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隱于石隙,惟恐書不精,而傷畫局。”唐代亦然,淵源甚深。是書又曰:“至倪雲林(瓚),字法遒逸,或詩尾用跋,或跋後作詩。文衡山 (徵明)行款清整。沈石田 (周)筆法灑落。徐文長 (渭)詩詞奇横。陳白沙(獻章)題志精卓,每不侵畫位,翻多奇趣。”在書信、禮品、詩詞上所題者,亦稱 “落款”。《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有: “此詩何人所作? 没有落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