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萨满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萨满舞

满族祭祀舞蹈。俗称萨满跳神。是萨满教巫师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萨满舞产生在萨满跳神的过程之中。跳神的程序一般分为排神位、请神、神附体、送神等四个部分。跳神的场面十分隆重、庄严、肃穆,自称介于人神之间的萨满巫师头戴神帽,身穿神衣神裙,腰间系多个长形腰铃,持哈马刀、铜铃、神鼓等神具,在香烟缭绕、充满神秘色彩的祷词、咒语和动人心魂的鼓声中,边歌边舞,或跳跃或旋转。在神附体后,巫师即模拟各种神的形态。家神(即英雄神)附体时,以不同舞步表演不同的人物神态;野神(即动植物神)附体时,则模拟鸟、熊、虎等形象。舞蹈动作刚劲、粗犷,节奏疾骤。有立、坐、弓、弯等各种舞姿,有进、退、移、转各种步法,自击鼓法,或肩、或背、或胸、或腰交替变化,错落有致。舞者以腰部为轴心,不停顿的左右、上下摆动,使腰铃发出时缓时急的声响,扣人心弦。在庄重神奇的气氛中,巫师运用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各种姿态、表情等一系列手段,把自己对祭拜诸神的感受和理解,以抽象、虚拟的手法传达给众人。作为萨满教祭典仪式的萨满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的依赖自然松弛、削弱,其祭祀性日趋衰微,而娱乐性则逐步增加。

萨满舞

176 萨满舞

满族祭祀舞蹈。流传于东北、河北一带。萨满是通古斯语,汉译“巫师”。史料上记载金代便用女巫为祭神司祝人。祭祀的时候,萨满们要戴神帽、扎礼裙、系腰铃、击抓鼓,用满语歌唱祝词,跳各种舞蹈。早期有宫庭萨满和民间萨满之分。民间萨满又有跳神和祭祀两种。为人驱魔治病的萨满舞(跳神),曲调和舞姿繁多。“烧官香”是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时间达七天七宿。表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萨满跳神程序是:排神、请神、放神和送神。其中放神是请来的各路神。即兴表演,边唱边舞,以舞为主。野神表演的动作,大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形态。

☚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跳神 ☛
萨满舞

萨满舞

古代我国北方许多民族信奉萨满教,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满、蒙古、锡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中仍有遗存。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萨满” 一词为满—通古斯语,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来成为萨满教巫师的名称。萨满教祭祀活动俗称 “萨满跳神”,萨满舞是萨满跳神中的舞蹈表演。这类舞蹈各地各民族不尽相同,但功能是 一致的,都表达了对神灵(图腾、祖先)的崇敬,也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 一种手段。萨满跳神时,头戴神帽,身穿神裙,腰系腰铃,手持神鼓,在神秘的祷词与咒语声中,在动人心魄的击鼓声中,边唱神歌边跳舞。舞蹈由慢渐快,时而跳跃,时而旋转,最后几乎达到疯狂。腰铃随舞步左右摆动,刷刷作响,与鼓呼应,更增添几分色彩。20世纪50年代以后萨满跳神已逐渐消失,但它所蕴藏的多彩的歌舞形式不断被挖掘出来,今日已演化发展出 “抓鼓舞”、“腰铃舞”、“神刀舞”、“跳虎神” 等多种民间舞蹈。


萨满舞

☚ 莱帕尔   摆手舞 ☛
000006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