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角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角莲

中药名。

见《福建民间草药》。别名:八角连,一把伞,六角莲,金魁莲,旱八角。

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或八角金盘D.versipellis(Hance)M.Cheng的根茎及根。多年生草本。

高10~40厘米。有粗壮结节状的根茎。茎直立、无毛。茎生叶常为2片,叶柄长10~15厘米,盾状著生,叶片矩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厘米,宽12~19厘米,无毛,5~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刺状细齿,嫩时有斑纹。花紫红色,4~8朵簇生于二茎叶柄的交叉处。

下垂,花梗长达2.8厘米;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矩圆形;花瓣6,长倒卵形,先端有皱波状纹;雄蕊6,花药比花丝长;雌蕊瓶状,柱头盾形。

浆果近球形,黑色。花期初夏。

生长于深山密林阴湿处。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秋、冬采挖,洗净泥沙,晒干或鲜用。药用根茎呈结节状,长约6~10厘米,径约0.7~1.5厘米,鲜时浅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几个小的凹点,下面具环纹。

须根多数,长达20厘米,径约1毫米,有毛,鲜时浅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气微味苦。产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味苦辛,性平。

入肺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

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内服:煎汤,18~36克;或研末。

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浸酒涂敷。
❶ 治肿毒初起:八角莲加红糖或酒糟适量,共捣烂敷贴,日换两次。

❷ 治瘰疬:八角莲30~60克,黄酒60克。

加水适量煎服(上2方出《福建民间草药》)。
❸ 治疔疮:八角莲6克,蒸酒服;并用须根捣烂敷患处。
❹ 治体虚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9克,蒸鸽子或炖鸡或猪肉250克服(上2方出《贵阳民间草药》)。
❺ 治痰咳:八角莲12克,猪肺60~120克,糖适量。煲服。
❻ 治单双蛾喉痛:八角莲3克,磨汁吞咽(上2方出《广西中药志》)。

❼ 治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❽ 治跌打损伤:八角莲3~9克,研细末,酒送服,日2次(《江西草药》)。
❾ 治毒蛇咬伤:八角莲9~15克,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八角连根白酒磨涂患处;亦可内服,每服6克。

对神经性毒素,可取八角莲根5节,用75%酒精7毫升,浸泡7天,取浸出液1~2毫升,注入伤口内(《江西草药》);八角莲、七叶一枝花、白马骨、飞来鹤、粉防己各9克,水煎服。外用阴行草、白马骨、柳叶白前、蛇葡萄各适量,煎水冲洗;再用鱼腥草、杠板归、星宿菜、涂草等鲜草捣烂敷患处周围(《全国中草药汇编》)。
❿ 治疖肿:八角莲研粉,加凡士林90%,调成软膏敷患处。⑾治乳腺癌:八角莲、黄杜鹃各15克,紫背天葵30克,加白酒500克,浸泡7天后内服外搽。

每服9克,日2~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根和根茎含木聚糖类:鬼臼毒素、去氢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紫云英甙、槲皮素-3-D-葡萄糖甙及β-谷甾醇等。

此外,尚分离出金丝桃甙、山柰酚。鬼臼毒素能抑制细胞中期的有丝分裂,对动物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由于毒性太大,临床上未能进一步使用。根中提出的结晶性物质,作用类似足叶草素,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能使其停于收缩状态。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肠及肾血管则有轻度的收缩作用。对平滑肌有直接作用:抑制离体兔肠、兴奋兔及豚鼠的离体子宫。

全草中含树脂,能引起猫的吐、泻、死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