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萧铣583—621隋末封建割据者。后梁宣帝曾孙。大业末为罗川(今湖南湘阴东北)令。大业十三年(617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反隋,推他为主。起军五日得数万人, 自称梁王,建元凤鸣。义宁二年(618年),自称皇帝迁都江陵,遣将四出略地,陷南郡,定岭表,东至三峡,南尽交阯,北至汉川,有兵四十万。武德元年(618年),先后杀董景珍等宿将,势力渐弱。武德四年,为唐兵所败,出降,至长安被杀。 萧铣538—621隋末地方割据势力头目。后梁宣帝曾孙。隋末,任罗川(今湘南湘阳东北)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岳州(今湖南岳阳)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沔州人张绣等起兵反隋,因其系后梁后裔,被推为主。他也自认当之无愧。起兵五日,远近投附者数万人,颖州(今河南许昌市)义军沈柳生亦以众归之。他自称梁公,改隋服色,建梁旗帜。俄而内部争权夺位,互相攻击。他在杀死沈柳生后,自称梁王,建元凤鸣。义宁二年(618年)称帝,迁都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如后梁之制。是时,西至三峡,南尽交趾,北距汉川,皆为其有。拥兵四十余万,成为长江中游较大的割据势力。不久,遣兵与唐相攻,被唐峡州剌史许绍击破,死伤过半。武德三年(620年),唐夔总管李孝恭攻破其通、开州,斩阇提。在唐兵压境之下,他仍妒忌胜己者,一再诛杀有功将领。于是其下多叛去,势力愈弱。武德四年,唐军大举进攻。其江州总管盖彦举以五州降唐。又遣其将文士弘率兵拒战,被李孝恭、大将李靖等击破。唐军直逼其都江陵。其宿卫兵士不过数千,急忙召集江南、岭南大军。因路途遥远,兵不赴急。李孝恭等布长阵围之。数日破其水城,取其楼船数千。其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等降于李靖。他看到救兵不至,降唐。被斩于长安。 萧铣538~621隋末地方割据势力头目。后梁宣帝曾孙。曾任罗川(今湖南)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杀死沈柳生, 自称梁王,建元凤鸣。义宁二年(618年)称帝,迁都江陵(今湖北江陵),拥兵40余万人,成为长江中游较大的割据势力。武德三年(620年),唐夔总管李孝恭攻破其通、开州,斩阇提。四年,唐军大举进攻,直逼江陵。救兵不至,降唐后被斩于长安。 萧铣583—621后梁宣帝曾孙。隋炀帝以外戚擢为罗川(今甘肃正宁)令。大业十三年(617)为董景珍等人叛隋,铣被推为首领。十月称梁公,远近争附,众数万。乃称梁王,建元鸣凤。义宁二年(618)称皇帝,署百官,一用梁故事。西至三峡,南尽交趾(今越南),北距汉川,皆附属,有兵四十万。武德元年(618),迁都江陵(今湖北江陵)。三年,内乱,大臣旧将多叛去。四年,唐诏李孝恭与李靖率兵击之,乃降唐,被杀,年三十九。 萧铣583—621隋末割据者。后梁宣帝曾孙。少贫佣书,事母至孝。隋炀帝以外戚擢为罗川令。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巴陵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起兵,他被推为主。五日内得数万人,自称梁王,年号鸣凤(一作凤鸣)。次年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等地,有兵四十万。因自相残杀,实力渐衰。后兵败降唐,于长安被杀。 萧铣583—621后梁宣帝萧詧曾孙。炀帝时以后族授罗县(一作罗川,今湖南汨罗)令。大业十三年,被巴陵(湖南兵阳)校尉董景珍等拥戴,起兵反隋,称梁王,建元凤鸣(一作鸣凤)。次年,称帝,迁都江陵(今属湖北)。有兵四十余万,据有长江中游广大土地。但内政不修,国力日削,武德四年(621),被唐军击败,降唐被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