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角枫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角枫根 中药名。 见《简易草药》。别名:白龙须,白金条,白筋条。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或瓜木Alangium platanifolium Harms的根、须根或根皮。八角枫:又名:华瓜木,八角王,水芝树,包子树,勾儿茶,木八角。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4~5米,有时可达15米。树皮淡灰黄色,平滑,小枝圆形,灰黄色,具淡黄或褐色粗毛,皮孔不明显。 单叶互生,有柄;叶形变异较大,常卵形、圆形或椭圆形,长5~18厘米,宽4~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偏科,平截,略成心形,全缘或少为上部3~5浅裂,主脉5条,下面常有脉腋丛毛。夏、秋开白色花,渐变为乳黄色;3~15朵乃至30余朵成腋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序梗长6~15毫米,花梗密生细毛;萼广钟形,口缘有纤毛,萼齿6~8;花瓣与萼齿同数互生,条形,常由顶端反卷;雄蕊与花瓣同数,等长,花丝粗短,扁形,密被毛茸,花药条形,长为花丝的3倍,花盘圆形,位于子房顶;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个,花柱细长,柱头3浅裂。 核果卵形,长约1厘米,熟时黑色,顶端具宿存萼齿及花盘。种子1粒。 生于山野路旁、灌木丛或杂木林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瓜木;形态与八角枫相似,叶近圆形,长7~17厘米,宽6~14厘米,常3~5裂,稀7裂,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或宽楔形,幼时两面均有柔毛;后仅下面叶脉及叶腋有柔毛;主脉常3~5条。花1~7朵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花萼6~7裂,花瓣白色或黄白色,芳香,线形,长2.5~3.5厘米;核果卵形,长9~12~15毫米。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福建、台湾等地。上二植物的叶(八角枫叶)、花(八角枫花)亦入药用,各见专条。 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须根,洗净.晒干。干燥支根,粗约5毫米,略弯曲,根皮浅黄棕色,尚平滑,栓皮常有纵纹或剥脱。 须根众多,径约1毫米,黄白色。质坚脆,断面纤维性,淡黄色。 气微,味微甘而辛。以干燥、无杂质、须根多者为佳。 味辛,性温,有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并有麻醉及松弛肌肉作用。 治风湿疼痛,麻木瘫痪,心力衰竭,劳伤腰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内服;煎汤,须根1.5~3克,根3~6克;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本品有毒,内服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应从小剂量开始,至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软弱无力,疲倦感觉为度,孕妇、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均不宜服用。 每次服药酒15克。 ❹ 治鹤膝风:白金条节15克,松节9克,红、白牛膝各9克。切细,加烧酒500克浸泡。 每服药酒15克,常服。 ❻ 治劳伤腰痛:白金条6克,牛膝(醋炒)30克,生杜仲30克。酒水各180克,煎服(上5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❼ 治跌打损伤:八角枫干根6克,算盘子根皮15克,刺五加30克。泡酒服(《贵州草药》)。 ❽ 治鼻出血:白金条6克。水煎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❾ 治精神分裂症:八角枫须根粉,每服0.15~0.24克(切勿过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八角枫的须根及根皮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有机酸、树脂。须根主要含生物碱及糖甙,又含强心甙。其药理作用一是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从八角枫须根中提出的总生物碱,对兔、大鼠、小鼠及狗均可引起肌肉松弛;与琥珀酰胆碱相比,作用较慢,维持时间略长。静脉注射时,在产生肌肉松弛作用前,有短暂的肌肉震颤现象,类似琥珀酰胆碱等去极化型肌肉松弛剂。 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后,除引起肌肉松弛外,尚可使痛觉反应消失。其药用部位,以须根作用最强,较细根强3倍左右,较粗根强5倍左右。 肌肉松弛作用之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八角枫与安宁(氨甲丙二酯)合用可使家兔及犬四肢肌肉充分松弛,翻正反射消失,而两药单用时均不能使翻正反射消失,表明两者有协同作用。 二是避孕作用:小鼠口服八角枫乙醇提取液4~6天后,有明显抗早孕、抗著床作用。三是八角枫总生物碱可使离体兔肠的节律性收缩增强,因而临床应用可不致引起肠麻痹。对兔离体子宫亦使收缩加强。其须根煎剂或总生物碱对离体蟾蜍心脏、离体或在体兔心,一般均无明显影响,但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