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纪508—553
字世询,又字大智,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为梁武帝第八子。天监十三年(514)封为武陵王,历任扬州刺史、益州刺史。侯景乱,萧纪不赴援,而在蜀称帝,改元天正,后发兵攻江陵,大败,为梁元帝所杀。萧纪自幼勤学,文才出众,有文集八卷。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其诗六首。其《明君辞》一首假托昭君口吻,绘景传情,细腻刻画了昭君霜雪风尘,远嫁匈奴,红颜薄命,去国怀乡的悲怨。此诗由武陵王所作,增添了诗句的感人力度。
南朝梁武帝之子。字世询,别字大智。天监十三年(514),封武陵王,不久授扬州刺史。大同三年(537),为都督、益州刺史。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今云南陆良东北)、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西通资陵、吐谷浑,大兴农桑、通商之利,辖境颇饶。太清三年(549),受武帝密敕为侍中、假黄钺、都督征讨诸军事。次年发兵东下,为湘东王萧绎所阻。大宝三年(552),于蜀中称帝,年号“天正”。遂与萧绎相攻,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