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萧立之《茶陵道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萧立之《茶陵道中》

萧立之《茶陵道中》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释】 ①茶陵:县名。属湖南省。汉置县,以位于茶山之阴,故名。宋升为军,元为州。参《寰宇通志》五五《长沙府茶陵县》。②窅(yao):深远貌。③竹花:《本草纲目·竹》:“(竹花)白如枣花,结实如小麦,子无气味,而濇江、浙江人号为竹米,以为荒年之兆。” ④西来:犹西行。道路:《穆天子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请)子无死,尚能复来。’”尘沙:化用“虫沙”典故。喻战死的将士。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译文】 极目远眺,只见丛山交叠,绵延无涯。落日的余晖在深山中显得迷离昏花。一径斜出,引导着漫长无尽的征程;老屋茅生菌,饥年竹华,不正是国破家亡的见证!我欲飞升西天,但登天乏术;我欲南下为国奋战,可为时已晚。到如今只有独立苍茫,却不知何处可寻我的故乡!

【集评】 今·聂世美:“同是写景,首、颔二联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一远观,一近视;一深衷托寄,一体物指事;一意象苍茫,一悲惋衰飒;一晦隐沉深,一具体鲜明。两联前后连缀,相辅相成,使画面富有层次,颇具表现力,为诗的下半篇因景生情,最终逼出亡国遗民无家可归之主旨作了渲染和铺垫。……(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既紧扣诗题,又切合实际;虽道眼前景,实写心中事。巧妙贴切,了无痕迹,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诗人进退失据、生死两难的困境,可谓活用典故的范例。……全诗貌似平易,细味之则见艰深;脉络清晰、层层进逼,既有形象,亦兼议论;晓畅似宋调,气骨追唐人,确实有情往兴悲、诗来引泣的艺术效果。”(《宋诗鉴赏辞典》第1431—1432页)

【总案】 此诗写尽遗民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惆怅心态,然“独立苍茫”却超绝横空,于此逆境之中,标出高尚气节。慷慨之气,贯穿全诗。聂世美先生评析其艺术特色甚细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