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萧子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萧子显489—537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孙,萧子范弟。七岁封宁都县侯,十三岁按王子例拜给事中。入梁降爵为子,累迁至侍中,吏部尚书,病卒于吴兴太守任上,终年四十九岁。博学能文,恃才傲物,因諡曰“骄”。曾吸取各家《后汉书》之所长,加以考订补正,撰《后汉书》一百卷,已佚。又在檀超、江淹、沈约、吴钧等人所修齐史的基础上,撰纪传体《齐书》六十卷,但无表,志亦不全。后为区别于李百药撰之《北齐书》,改称《南齐书》。长于诗文,主张文章必须创新,“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其诗今存《从军行》等十余首,所写之名句“犹有残光半山日”曾为李白所化用。另著《普通北伐记》五卷、《贵俭传》三十卷,皆佚。原有文集二十卷,已散佚。

萧子显

萧子显489—537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孙。七岁封宁都县侯,十三岁为给事中。入梁,官至吴兴太守。博学能文,曾撰《齐书》六十卷,今称《南齐书》,书中《文学传论》评述历代作家,反对形式主义文风,认为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多有见地。原有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文十余篇,以《乌栖曲》较有名,其“犹有残光半山日”句曾为李白《乌栖曲》化用,“遂成绝唱”。

☚ 斛律金   刘孝威 ☛
萧子显

萧子显487—535

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在齐封宁都县侯,入梁降爵为子。除司徒主簿、太尉录事。采录诸家《后汉书》,考正异同,成一家之书,共一百卷。又撰《齐史》,书成诏付秘阁,即现存《南齐书》五十九卷。累迁太子中舍人、建康令、邵陵王友、丹阳尹丞。出为临川内史,还,授黄门郎。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迁长兼侍中。中大通三年,领国子博士,启请为梁武帝编纂文集,撰《普通北伐记》,并在太学讲述武帝所著《五经义》。中大通五年,迁吏部尚书。大同元年(535),出为吴兴太守,旋卒。子显恃才傲物,深为士大夫所嫉恨,然工于迎合,颇得武帝父子赏识。《梁书》本传记萧子显有集二十卷,已佚。其所撰《南齐书》,多据檀超、江淹国史,本人又为南齐宗室,故材料丰富而文笔简练,然颇多忌讳。书中《百官志》多为后代史家所称。《普通北伐记》、《后汉书》均佚。今存文二篇,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十八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梁书》、《南史》本传。

☚ 伏挺   庾肩吾 ☛

萧子显489—537

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南朝梁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七岁封宁都县侯,十三岁为给事中。入梁,降爵为子。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官终吴兴太守。谥曰骄。著有《南齐书》六十卷、《后汉书》一百卷等,又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南齐书》,及诗十余首。
索引:萧子显,景阳,骄公。

萧子显

萧子显489—537

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曾任吴君太守。撰《齐书》六十卷。萧子显主要在《齐书·文学传论》中阐述了他的文学思想。对于文学的特点,他认为是“情性之风标”,“迁乎爱嗜”,即文学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反映出人的不同爱好。在文学发展上,他认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强调了文学必须创新才能独树一帜的观点。他提出理想的文学风格是“言尚易了,文憎过易,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表现了较为正确的文学思想。

☚ 雕虫论   南齐书·文学传论 ☛

萧子显

萧子显489—537

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文学家。南齐豫章王萧嶷之子。子显仕梁,历任司徒主簿、太子中舍人、国子博士、吏部尚书,后出为吴兴太守,卒于任上。萧子显博学多才,兼通文史,《南齐书》 59卷就是他的著作,材料丰富,叙事简洁。子显为人恃才傲物,且又善于迎合。梁武帝自负博学,子显便奏请为武帝编篡文集。子显又曾自比宋玉、贾谊,但从现存诗作看并未脱出轻艳的齐梁风格,未见有多少出色处。《梁书》本传著录文集20卷,已散佚。今仅存萧子显诗作18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

☚ 王规   谢微 ☛
萧子显

萧子显487—535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梁书》、《南史》有传。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幼聪慧,7岁封宁都县侯,入梁降为子爵。好学工文,尝作《鸿序赋》,“体兼众制,文备多方”,尚书令沈约见而称美说:“可谓明道之高致,盖《幽通》之流也。”又采众家《后汉》,考正同异,为一家之书。历官黄门郎,侍中,国子博士,吴兴太守。子显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性爱山水,自负才气。今见《鸿序赋》1篇,仅存赋目。撰有《后汉书》100卷,《齐书》60卷,《普通北伐记》5卷,《贵俭传》30卷。原有集,本传载20卷,已佚。

☚ 萧子范   萧子晖 ☛
萧子显

萧子显489—537

齐梁作家,有《南齐书》等传世,另有《后汉书》一百卷,已失传。他的文学观,集中表现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他将文章定义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文章是人的心灵的观照、情感的外射,所以,“蕴思含毫,游心內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于生灵,迁乎爱嗜。”文章的蕴酿构思,结撰成篇,都取决于作者本人的个性,取决于作者本人的好尚。他将宋齐文章,分为“三体”,一以谢灵运文为代表,“典正可采,酷不入情;二以傅咸为代表,“缉事比类”、“顿失情采”;三以鲍照为代表,“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他认为真正的好文章在“三体”之外,他希望有这样的文章:“委自天机,参之史传”,“应思悱来,勿先构聚”,平时注重个性修养,多读史传,临文不必苦思冥想去搜索典故,必能思发泉涌而自然成文。他又说:“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反对那种堆砌故实,非对不发的骈偶艰涩文风。他欣赏一种“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之文。应该说,萧子显的这段话,比同时代的许多论者更贴近于文学的本质。在同篇文章中,他还发出了“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的号召,要求当世文人才士,着意于“新变”,不要守旧复古,也不要沉溺于时风,而要另辟蹊径,就如建安作者,各逞所长,陆机潘岳,互不相袭一样,要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建树。这些都是对的。当然,他本人的文学成就未能达到这一目标。

☚ 裴子野   苏绰 ☛

萧子显about 489~about 537Xiao Zixian

historian of Lia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orks:An Account of the Noble and the Poor,etc.

萧子显489—537

南朝齐宗室,梁大臣。字景阳。齐时封宁都县侯。梁天监初,降爵为子。历邵陵王友、临川内史、国子博士,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官。卒于仁威将军,吴兴太守任上,谥号“骄”。好学有文才,著述有 《后汉书》一百卷,《齐书》六十卷、《普通北伐记》五卷及《文集》二十卷等。

萧子显489—537

南朝梁史学家。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孙。善辞赋,为沈约所赏识,累官至吏部尚书,加侍中,后出为吴兴太守。生平致力于史书著作, 曾采各家《后汉书》,考正同异, 成 《后汉书》百卷,今佚。又据齐所修国史,参酌众书,撰成《齐书》六十卷,今称《南齐书》。

萧子显489—537

南朝梁史学家。字景阳。南兰陵(江苏常州)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仕梁,历官侍中、吏部尚书、仁威将军、吴兴太守等。著述颇丰,有《后汉书》一百卷、《齐书》六十卷、 《普通北伐记》五卷、《贵俭传》三十卷、文集二十卷。今存《齐书》 (即《南齐书》)余均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