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舍采光和照明
营舍的采光,是指以太阳光为光源的自然昼光,通过门窗射入营舍内; 营舍的照明,是以人工光源获得的照明方法。营舍内合理的采光和照明,可以使指战员的视觉功能和神经系统处于生理舒适状态,能提高工作效率,预防近视和减少视觉疲劳,防止差错事故。采光和照明的卫生学要求,是照度适当、均匀、不眩目,无显著的阴影。在营舍设计和建造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要求。
自然采光 营舍采光利用自然昼光是最经济的光源,而且日光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营舍的自然采光除取决于室外光线的强弱外,主要受采光面积、墙壁和天花板颜色以及室外遮蔽物的影响。营舍自然采光的卫生学评价:
❶自然照度系数,是评价自然采光的一种方法。用照度计测定室内横剖面上各工作点的水平照度,求得其平均值和最低值,并同时测定室外同水平的散射光 (无直射日光),以求得照度的百分比。其照度单位用勒克司(1x)表示。营舍由于用途不同,自然采光的最小自然照度系数的卫生标准也不同: 士兵宿舍的最小自然照度系数为0.5%; 教室、阅览室等为1.0%; 手术室等精细工作间为1.5%; 厨房为0.5%;卫生间浴室、厕所、楼梯、走廊等辅助房间为0.3%。
❷采光系数,是评价营舍自然采光的简便方法。即营舍有效采光面积和室内地面之比。一般是测量门、窗的透光面积(减去不透光的窗框)。根据营舍用途不同,采光系数的卫生标准也不同:宿舍为1:8~1:10; 教室和办公室为1:6~1:8; 其它辅助性房舍为1:10~1:12。为了保证足够的采光系数,窗户朝南光线较充足,朝北光线均匀;窗户上缘距天花板越近,光线射入越深,窗下缘距地面以不超过1.2m为宜。
❸营舍的间距和窗外遮蔽物。采光除要求足够的窗户面积外,受幢距和窗外遮蔽物的影响很大,因此,采光的投射角不应小于27°,开角不应小于4°。投射角是指室内工作面至窗上缘的直线与工作面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开角是工作面至窗上缘的直线与工作面引到窗外遮蔽物顶部所形成的夹角。投射角、开角越大,采光效果越好,所以营舍的幢距和绿化树木均应与窗户保持适当的距离。
❹营舍内的墙壁及天花板的颜色,宜用白色、或是淡黄、淡绿的浅色,可反射60%以上的光线,增加采光效率。颜色深、反射率小。
❺避免眩光对视觉的强烈刺激,营舍以采散射光为宜,避免直射阳光引起刺眼的眩光,工作面上不宜有高度反光物体。
人工照明 在夜晚、阴雨和自然采光不足的场所工作、学习或其它军事活动时,都需要人工照明。营舍人工照明的卫生学评价:
❶照度的卫生标准。应根据视力工作的精密程度和持续时间而不同,一般满足视力基本要求的照度是501x,最适宜的照度是1001x。营舍的用途不同,人工照明的卫生标准也不同: 教室、办公室宜为50~751x; 宿舍、厨房、食堂宜为251x; 盥洗室、厕所、走廊等宜为151x。
❷光源的选择。营舍人工照明最好是采用电灯,光线充足,照度可按需要调节,应用方便,不产生有害气体。常用照明光源有白炽灯和荧光灯两种,荧光灯光谱接近昼光,亮度柔和不眩目,而且发光效率高;白炽灯亮度不均,眩目,但设备费用低。部队战时、野营、边防哨所、分散小分队没有电力照明时,常采用电池灯及点燃性光源,如煤油灯、蜡烛和植物油灯等。其中电池灯亮度较好,不产生有害气体,较符合卫生要求,但费用较高。煤油灯亮度尚可,但有烟尘和气味。蜡烛携带使用方便,但光源摇动,有烟尘。植物油灯亮度弱,有烟尘,但就地取材比较容易。
❸照明的方式。营舍采用电灯光源,可根据用途采取不同的照明方式:直射照明,一般营舍多采用,光线直接照射在工作面上,光利用率高,但有眩目和阴影,易引起视觉疲劳;反射照明,一般营舍少用,光投射到天花板、墙壁和灯罩上,再反射到被照物体上,光线均匀、不眩目、无阴影,但光亮利用率低; 散射照明,营舍俱乐部、礼堂、会议室等常采用,光源加上半透明灯罩,照度均匀,阴影柔和。精细工作要求有足够的照度,可以采用全面照明和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