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萐脯”、“萐甫”、“萐蒲”,省稱“萐”、“莆”,亦稱“實閭”、“倚扇”、“倚萐”、“倚翣”。傳說中瑞草名。王者有盛德,此草乃生。其說自漢廣泛流傳。《說文·艸部》:“萐,萐莆,瑞艸也。堯時生於庖廚,扇暑而涼。”又“莆,萐莆也。”漢·班固《白虎通·封禪》:“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陵出異丹,阜出萐莆……孝道至則萐莆生庖廚。萐莆者,樹名也。其葉大於門扇,不摇自扇,於飲食清涼,助供養也。”漢·王充《論衡·是應》:“儒者言萐脯生於庖廚者,言廚中自生肉脯,薄如萐形,摇鼓生風,寒涼食物,使之不臭。”《宋書·符瑞志下》:“萐甫,一名倚扇,狀如蓬,大枝葉小,根根如絲,轉而成風,殺蠅。堯時生於廚。”《太平御覽》卷八百七十三引南朝梁·孫柔之《瑞應圖》:“萐莆,王者不徵滋味,庖廚不踰深盛,則生於廚。一名倚扇,一名實閭,一名倚萐。生如蓮,枝多葉少,根如絲。轉而生風,主於飲食清涼,驅殺蟲蠅。舜時生於廚。”宋·羅泌《路史·後紀十一·陶唐氏》:“倚翣生廚。”羅苹注:“倚翣,萐蒲也。”考《睢寧九女墩漢墓畫像石》,其萐莆圖如一粗大蓮枝,絲絲小葉旋轉若輪,摇鼓生風,似樹而實草。其形狀與《宋書·符瑞志下》、孫柔之《瑞應圖》所載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