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萆薢分清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萆薢分清饮祛湿剂之一。出自《丹溪心法》。见《猪经大全》。益智仁45克、川萆薢60克、石菖蒲45克、乌药45克(一方加茯苓、甘草、食盐)。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或研末冲服。马、牛200~300克;猪、羊50~80克。功能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主治膏淋、白浊。凡阳虚湿浊下注所致的小便频数、混浊不清、色如米泔、稠如膏糊者宜用。方中萆薢利湿,分清湿浊, 为主药;益智仁温肾阳, 缩小便, 为辅药; 乌药温肾化气, 石菖蒲化浊利窍, 共为佐药。一方加茯苓、甘草以增强利湿分清之力,使以少许食盐, 咸以入肾。各药合用,温肾利湿, 分清化浊。 萆薢分清饮❶《杨氏家藏方》卷九方。原名萆薢分清散。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入盐一捻,水煎,食前温服。功能温肾利湿,分清去浊。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漩如膏糊。方中萆薢利湿固下,分清别浊;配益智仁温肾缩尿,止遗泄尿浊;乌药温肾寒,暖膀胱,化气通淋,石菖蒲通窍化浊。合之有温肾化气,分别清浊作用。 萆薢分清饮 《医学心悟》卷四【组方药物】 川萆薢6克 黄柏(炒褐色) 石菖蒲各1.5克 茯苓 白术各3克 莲子心2.1克 丹参 车前子各4.5克 萆薢分清饮 萆薢分清饮出自《丹溪心法》,由益智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10克组成。水煎服。有温暖下元,利湿化浊之功。主治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白如米泔,凝如膏糊。现临床常用治老年人前列腺炎,小便混浊者,每收良效。 ☚ 实脾饮 羌活胜湿汤 ☛ 萆薢分清饮bì xiè fēn qīng yǐn《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萆薢。方剂名。 萆薢分清饮bìxièfēnqīnɡyǐn❶《杨氏家藏方》方。萆薢、乌药、益智仁、石菖蒲各等分(一方加茯苓、甘草梢)。为粗末, 每服五钱, 水煎服。功能温肾利湿, 分清去浊。治膏淋白浊, 症见小便频数, 混浊不清, 白如米泔水, 稠如膏糊。 萆薢分清饮 萆薢分清饮本方出自 《丹溪心法》卷三。又名分清饮。方由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组成(一方加茯苓、甘草。《婴童百问》石菖蒲用盐炒)。上药锉,每服三钱,水煎,入盐一捻,食前服。功能温肾利湿,分清去浊。主治膏淋、白浊。症见小便频数,混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本方所治证多属真元不足,下焦虚寒,湿浊下注所致。治宜温肾阳,利湿浊为法。方中川萆薢利水去湿,分清化浊,为君药; 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药; 乌药温肾祛寒化气,石菖蒲化浊利窍,共为佐药(一方加茯苓、甘草以增强利湿分清之力);使以少许食盐,咸以入肾。诸药合用,有温暖下元,利湿泄浊之功。现临床上亦用本方治疗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等属于下焦虚寒,湿浊内蕴者。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