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菲利普斯,奥尔本·威廉·豪斯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菲利普斯,奥尔本·威廉·豪斯戈1914~1975Phillips,Alban William Housego新西兰经济学家,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创立者。出生于新西兰的丹内菲尔克特雷宏加。1945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理学士,1952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从助教升为讲师,1958~1965年担任该校图克讲座经济学与统计学教授;1965~1966年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67~1970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经济学教授;1970年以后退休。他视经济为一个动态体系,探求如何较好地保持这一体系平稳地运行。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运用了统计估算来进行验证,1958年终于发表了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论文,首创菲利普斯曲线,论述了货币工资率与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他还最先把最优控制和控制工程的技术应用到经济计量模型中,并对具有回归移动平均误差的模型,在经济计量估算技术方面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1954年)、《1861~1967英国的失业水平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1958年)、《随机微分方程体系的参数估计》(1959年)、《就业、通货膨胀与增长》(1962年)、《对具有移动平均扰动的微分方程组的估计》(1966年)。 菲利普斯,奥尔本·威廉·豪斯戈1914~1975Phillips,Alban Willam Horsego英籍新西兰经济学家。1914年出生于新西兰特雷宏加。战后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1949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5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任伦敦经济学院的副教授,1958~1967年任该校图克 (Tooke) 讲座经济科学与统计学教授,1965~1966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67年离开英国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担任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有《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水平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1958)、《经济动态学中的机制模型》(1950)、《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1954)、《就业、通货膨胀与增长》(1962)等。菲利普斯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1) 把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与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为经验的菲利普斯曲线,最先把最优控制和控制工程的技术应用到经济计量模型,并对具有自回归移动平均误差的模型,在经济计量估算技术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他在1958年发表的 《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水平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著名论文中,运用经济计量学方法,根据传统经济学关于货币工资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关系的理论,列出用以表现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经济计量模型: y+a=bxc(其中,Y为工资变动率,X为失业率,a、b、c都是参数),然后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的有关统计资料,利用统计学上的最小二乘法和试错法,估算得出一条表示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的依存关系的曲线。他认为,假定其他事情如失业变动率都相同,则名义工资率水平的变动率即工资膨胀率水平的递减函数,将工资膨胀率压低到正常经验水平所需要的失业率肯定是正的,即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呈此消彼长、互相替换的关系。(2) 他还研究了动态稳定问题,讨论了反应滞后及对稳定政策的影响。他依据政策是否按照现有的错误、积累的偏差或目标变化的速度而发生变化,将按比例的、整体的和派生的政策区分开来。他认为,最佳的政策取决于经济的滞后性质,并由按比例的、整体的和派生的成分混合组成。而要实现动态稳定,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建立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他的这一方法为后来的经济学家在对稳定政策进行分析时所采用。菲利普斯认为,没有建立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稳定的政策就难以实现。而由于经济变量的动态关系难以精确描述和估计,因而他的研究只是对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起了启示作用,但这仍然是菲利普斯对经济学的一项重要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