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牡丹
因菏泽为曹州故地,所以又称曹州牡丹。中心产地为菏泽城东北的赵楼、洪庙、何楼一带。这儿地处黄河下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菏泽牡丹始植于明代嘉靖初年,至明末,即很繁盛,优良品种渐多。《曹南牡丹谱》中说,“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道光年间,牡丹能手赵玉田开始建园养牡丹,并著《桑篱园牡丹谱》一书,记述了151个牡丹品种。这时,曹州已成为全国牡丹培植中心,成百上千亩牡丹毗连成片,蔚为壮观。主要品种,有列属于黄、白、绿、粉、红、紫、黑、蓝八大色类的赵粉、蓝玉田、姚黄、黑魁、白玉、璎珞宝、魏紫等数百个。花大,色艳,宜于观赏。同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也可做花酱、菜肴等。其中,最为名贵的是葛巾紫、玉版白。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游了曹州牡丹园后,对这两个品种极为喜爱,遂将其拟人化为两个仙子,写下《葛巾》这个名篇。20世纪50年代后,菏泽牡丹栽培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品种达300多个。不仅每年谷雨前后接待大批中外游客,而且采收供应国内各大中城市和香港、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