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菌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菌谱》

 植物书,一卷。南宋陈仁玉撰。仁玉字碧栖,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进士出身,历官礼部郎中,浙东提刑等职。书前有序,知书成于淳祐乙巳年(1245)。序中说,芝菌为“灵华三秀,称瑞尚矣”,天仙灵所宫产异菌,胜过王公玉食。因研究菌之性,究其用,定其品序,而作菌谱。书中录全国各地菌类,如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十一种。末附解毒之法。这是我国第一本菌类专书。《太平御览》蔬部无菌类,《全芳备祖》所载也只二条。菌类向来所记甚少,此书弥足珍贵。

《菌谱》Manual of Mushroom Growing

中国最早的一篇食用菌专谱。南宋陈仁玉撰,成书于淳祐五年(1245)。陈仁玉字碧栖,台州仙居人(今浙江仙居)。全书约900字,正文前有作者自序。南宋时,台州的菌类号称上等美味。作者记述了生长于家乡一带山林间的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食用菌11种及每种菌的产地、生长环境、生长和采收时间、形态特征、颜色、香味等等。还介绍了一些蕈类的烹饪方法、滋补和医疗效果,以及误食毒蕈之后的解毒急救方法。该书对各种菌的菌伞外形描述颇得要领,对有关蕈类的腐生、寄生的生态习性已有相当的认识,并据此分类命名。如松蕈、竹蕈、稠膏蕈等。该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食用菌的种类和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后中国比较著名的菌类专谱还有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清代吴林的《吴菌谱》等。《菌谱》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版本。

《菌谱》On Edible Fungus

宋代食用菌专著。陈仁玉撰。仁玉字碧棲,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南宋时,台州的菌号称上等美味,作者为本地的特产而著此书。书成于1245年,共记菌11种,对每种菌的生时、采时,以及形、色、味都有详细说明。是中国古代关于菌的最早一部专谱。

菌谱

106 菌谱

我国古代有关菌类包括食用菌的专著。其中有南宋陈仁玉撰《菌谱》,成书于1245年。论述今浙江台州一带的11种菌的生长时期、形态、色味、采摘时间和对毒菌的辨认及解毒方法等。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论述菌类的专著。此外还有明潘之恒的《广菌谱》和清吴林的 《吴蕈谱》。

☚ 桔录   救荒本草 ☛
菌谱

菌谱

南宋陈仁玉撰。书中论述台州(今浙江属)所产的十一种香菇的产区、形状、色味、采摘时间,以及毒菌的解毒方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食用菌的专著。

☚ 桔录   饮膳正要 ☛

菌谱jùn pǔ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4)。植物书名。南宋陈仁五撰。成书于1245年,1卷。分合蕈、稠膏蕈、栗壳蕈等11类。详述产地、采时、形状、色味。书末附解毒之法。为现存第一部菌类专书。

菌谱

一卷。宋陈仁玉撰。陈仁玉,字碧栖,台州仙居 (今浙江仙居县)人。生卒年不详。仁玉进士及第,开庆年间曾任礼部郎中,浙东提刑,入直敷文阁。其著作有 《菌谱》。是书前有淳祐乙巳 (1245)秋九月自序一篇。正文备述台州所产菌类之名品,凡记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十一种,分别详述所生之地、采集之时、形状、色味。末附解毒之法。此书记载菌类虽有遗漏,但宋以前记载菌类之书尚少,陈景沂《全芳备祖》仅载两条。其解毒之法,与张华《博物志》、陶宏景《本草注》所记之法不同,可以互相参证,对医疗有益。现存 《百川学海》 本、明汪氏刊本、《墨海金壶》本、《珠丛别录》 本、钞本、守山阁本、《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