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菊花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菊花酒 菊花酒以菊花汁同曲米酿成之酒。有药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菊花酒,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菊汁的榨取,按宋朱翼中《北山酒经》: “九月取菊花曝干揉碎,入米馈中,蒸令熟,醒酒如地黄法。”但也可拌搅榨,如高濂《遵生八笺·酝造品》: “十月采甘菊花,去蒂,只取花二斤,择净,入醅内搅匀,次早榨,则味香清冽。”第三十八回: “夏提刑家中做了些菊花酒,叫了两名小优儿,请西门庆一叙,以酬送马之情。”此酒看来夏提刑家常制,如第六十一回: “拿出一坛夏提刑家送的菊花酒来,打开,碧靛清,喷鼻香。未曾筛,先搀一瓶凉水,以去其蓼辣之性,然后贮于布甑内,筛出来,醇厚好吃。”但有时西门庆又觉得它“殽香殽气”的,“我没大好生吃”(第三十八回)。 ☚ 竹叶清酒 银鱼 ☛ 菊花酒以菊酿制而成的酒,故名。汉刘歆《西京杂记》三:“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品類 > 菊花酒 菊花酒 júhuājiǔ 亦作“菊華酒”,亦稱“菊花杯”。用菊花釀製的酒,多于重陽節時飲用。《西京雜記》卷三:“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南朝梁·宗懔《荆楚歲時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唐·張説《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詩:“寧知沅水上,復有菊花杯。”唐·崔曙《九日登望仙臺至劉明府容》詩:“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唐·白居易《禁中九月對菊花酒憶元九》詩:“賜酒盈杯誰共持,宫花滿地獨相思。”《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八回:“夏提刑家中做了些菊花酒,叫了兩名小優兒,請西門慶一叙。” 菊花酒【同义】总目录 黄花酒菊花酒 菊花酒 菊花酒古代酒名。《西京杂记》和《搜神记》载: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华通花。吴均《续齐谐记》所载九月九日“登山饮菊酒” ,也指菊花酒。上官婉儿《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新唐书·李适传》载,中宗景龙二年(708 ),李适为学士。“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李适《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白居易有《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诗。此酒后加地黄、当归、枸杞等,成了药酒。 ☚ 灞陵酒 葡萄酒 ☛ 菊花酒 164 菊花酒用菊花、药材、粮食共同酿制的药酒。在重阳节时饮用。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 花雕酒 菖蒲酒 ☛ 菊花酒 菊花酒古代酒名之一。亦作“菊华酒”。简称“菊酒”。旧俗于重阳日多饮此酒,以象征吉祥,祛灾免祸。酿菊酒,早在汉魏时代就已盛行,宋代窦苹 《酒谱》:“汉人采菊花并茎叶酿之以黍米,至来年九月九日,熟而就饮,谓之菊花酒。”李时珍也说:“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由于菊花有散热祛风、降火解毒的功效,故菊花酒被誉为“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的药酒 ( 《本草纲目·附诸药酒方》)。 ☚ 兰陵酒 屠苏酒 ☛ 菊花酒 菊花酒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节令酒。相传该日饮菊酒有长寿、消灾和去邪之功。宋人田锡《麴本草》中说: 该酒有清头风,明耳目,去痿痹,开胃健脾,暖阴起阳,消除百病的功效。宫廷饮菊酒始于唐代,宋代宫中饮菊酒时,以菊花、茱萸浮于酒上饮之,这与真正的菊酒是不一样的。在民间,菊酒通常是用菊花茎叶,杂以黍米而酿成的,从本年重九日起酿至次年九月九日始熟。明代宫廷在重阳节所饮菊酒,系以菊花煎汁,再和以发酵用的曲与米酿成,有的还加以诸如地黄、当归、枸杞等多种中草药,以收药补之效。民间重九饮菊酒之俗一直延续至今。 ☚ 葡萄酒 玉泉酒 ☛ 菊花酒jú huā jiǔ《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酒。方剂名。 菊花酒 菊花酒汉代酒名,又称菊华酒。汉俗,每年九月九日饮菊花酒,汉初长安宫中就有此俗,后一直流传。因其以菊花酿制,故名。菊花酒的制法为:菊花开放之时,并采菊花及其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 ☚ 缥玉 桂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