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菊花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菊花散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方。炒白蒺藜、羌活、木贼、蝉蜕 (去头足翅) 各三两,菊花六两。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功能疏风清热。治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亦治暴赤肿痛。
❷《普济本事方》卷五方。菊花、炒牛蒡子各八两,防风三两,白蒺藜一两,炙甘草一两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临卧温水调下。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❸《银海精微》 卷下方。菊花、生地黄各四两,炒白蒺藜二两,甘草五钱。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米泔水送下。治远视不明。
❹《证治准绳·幼科》集九引张涣方。菊花、防风、前胡各一两,细辛、桂心各半两,甘草一分。为细末,每服五分,加乳香少许,食后荆芥煎汤调下。治鼻塞多涕。

菊花散 《和剂局方》卷七

【组方药物】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去芦,不见火) 木贼(去节) 蝉蜕(去头、足、翅)各90克 菊花180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临卧用茶清调下。
【主要功效】 祛风明目。
【适应病证】 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暴赤眼痛。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发风,腌藏、炙煿炊等物。


菊花散 《圣济总录》卷一百○八

【组方药物】 菊花120克(炒) 防风60克(去芦头) 白蒺藜30克(炒过,捣去角) 牛蒡子30克(炒熟) 甘草7.5克(炙)
【制剂用法】 上药5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用热水调下。
【主要功效】 疏风宣透,清热明目。
【适应病证】 肝肾风毒气冲,眼目肿痛昏暗。


菊花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药物】 石膏 甘菊花(去梗) 防风(去芦) 旋复花(去梗) 枳壳(去瓤、麸炒) 蔓荆子 甘草(炙) 川羌活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适应病证】 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烦热。


菊花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

【组方药物】 蝉壳(去足) 木贼(去节,童便浸1宿,晒) 白蒺藜(炒,捣去刺) 羌活各90克 甘菊120克 荆芥穗 炙甘草各60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送下。
【主要功效】 清热疏风,去翳明目。
【适应病证】 肝受风毒,眼目昏矇,渐生翳膜。

菊花散

菊花散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方由菊花(去梗)六两,白蒺藜(炒,去刺)、木贼(去节)、羌活(去芦,不见火)、蝉蜕(去头、足、翅)各三两组成。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现亦用饮片,水煎服。功能清热散风,退翳明目。主治风热上攻,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眼瘀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暴赤肿痛。本方所治证属风热上攻眼目,治宜清热疏风,明目退翳。方用菊花为君药,散风清热,凉肝明目;羌活、蝉蜕为臣药,散风清热;白蒺藜、木贼为佐清热凉肝,疏风明目;茶清为使,明目散风,清利头目。合而用之,功可清热散风,退翳明目,消肿止痛,治疗风热上攻,目赤羞明,肿痛生翳者。现临床上亦用于急性结膜炎见上述症状者。若肝肾阴血亏虚而目糊,视物不清者不宜用。
菊花散(《银海精微》卷下) 甘菊花四两,蝉蜕(去足)、白蒺藜(炒焦,去刺)、木贼(童便浸,晒干)、羌活各三两,荆芥、甘草各二两。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清茶调下。现用法为用饮片,水煎服。功能清热疏风,去翳明目。主治肝受风毒,眼目昏矇,渐生翳膜。
菊花散(《普济本事方》卷五) 甘菊花、牛蒡子(炒熟)各八两,甘草(炙)一两半。研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食后、临卧服。现用法为用饮片,水煎服。功能疏风宣透,清热明目。主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 菊花茶调散   密蒙花散 ☛
000038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