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菊庄词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菊庄词序

菊庄词序

清丁澎撰。见于《菊庄词》(有清康熙中金阊绿荫堂刊《百名家词钞初集》本、1936年开明书店铅印《清名家词》本)。作者在序文的前半篇转述了梁苍岩氏之词论。梁氏词论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诗词之体有别。梁氏认为:“诗尚沈雄,忌纤靡;词贵轻婉,戒浮腻。较然分途,若枘凿然。此诗之不可类乎词,犹词之不可似乎诗也。”二是清词之兴盛局面及其代表作家。梁氏认为:“南唐北宋以还,几数百年,振兴之功,于今为烈。若荔裳独步于莱阳,悔庵扬芬于吴苑;西樵、阮亭,兄弟竞爽;绎堂、子山,同邑联镳;其年、椒峰,启兰陵之秀;顾庵、羡门,蔚浙水之宗。一时才子,各自名家,亦既彬彬矣。”三是徐《菊庄词》的独特成就。梁氏认为:在“继起之英”中,“求其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者,菊庄徐子其弁冕乎?”对梁氏的这些论断,作者“默识”于心。当他与徐相遇于任城,并一同“蹑太白之酒楼,寻竹溪之旧址”时,始信梁氏之言不诬。作者在序文的后半篇如此表达他对《菊庄词》的总体评价:“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者,其在兹乎?”显系承梁氏词论之馀绪。作者且云:“夫左徒仕骚,兰台嗣响,伯牙抚弦,钟期改听,固知徐子之渊源有自,将与莱阳吴苑诸君,并驱争先,又何疑耶?”从中当可察知作者对徐氏的推崇之意。《菊庄词》卷首另有王嗣槐、傅燮诇所作序文二篇及吴蔼所作跋文一篇,俱可参读。王序紧扣徐氏词集之命名来纵其宏论。作者首先托出自身“爱菊”的情趣:“予种花,好莳菊,以其艳而不流于靡曼,淡而不入于枯寂。”接着肯定“诸子”读《菊庄词》后“以菊美其人,可谓得之矣”。然后不无自得地诘问道:“亦有知其词之似菊而美之者乎?”这意味着作者认为,徐氏其人其词,皆可以“菊”拟之。作者如此陈述其独到之见:“词之为体,描情写景,不嫌纤靡,而登临凭吊,则淋漓激壮,有所不免。列而论之,如王、李、钟、谭互有讥评。总览诸家,求其艳而不流于靡曼,淡而不入于枯寂,亦几难之矣!徐子之词,去二家之偏,而兼擅其所长,可以前驱古人,后空来者。读之悠然,若与余嗜菊有同趣。朝华蔓草,竞与争芳,有目者自能别之。”这样,徐氏以“菊庄”名集,在作者看来,当有自况之意。傅序自道初读《菊庄词》时,“钦其用意幽细,造语雅当,窃以为必元以前人物,非近今人物所能为,辄兴生不同时之感”。这实际上是称许《菊庄词》有其超轶时流之处。作者在序中还记录了有关《菊庄词》的一则轶闻:“高丽使臣在宁古,曾以金一饼,易《菊庄词》一帙,且题绝句以咏叹之。”作者认为:“从来名传海内、声施百世者,固必有其才,然惟实足以副,而始得传之远且久。”而徐氏正是作者心目中的“实足以副”者,其才其名“薄海内外无有不知者”,“传之百世无疑”。吴跋则着意强调:“菊庄以弘博绝丽之才,落魄不羁,偶为小词,故多惊艳语,非仅追声逐韵于歌头犯尾之下,与柳屯田争晓风残月之句也。”亦属知者言。

☚ 珂雪词序   弹指词序 ☛
000038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