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莲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莲花 莲花属睡莲科水生宿根植物,又名荷花、水芙蓉、芙蓉、菡萏、藕花、水花、水旦、水芸、水芝丹等。 莲的实用价值极高,可谓全身都是宝。藕、莲子除供食用外,还可供药用。藕能补中益气,莲子有清心、除烦躁、降血压的功能。莲花亦能入药,捣敷肿毒。莲叶可解热、强壮、解毒、止血,并可治疗神经衰弱。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有花中君子之称。 夏日赏莲,是文人墨客的雅兴。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赋莲花云:
莲花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得力于佛教的影响。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他的家乡盛植莲花,并且有多种,色有青、黄、红、白等。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多借莲花譬理释佛。莲花净土是指称佛国,佛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莲花藏界”。佛所坐的是“莲花座”。莲花,成了佛教的圣物。 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这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所以,吉祥图中有两朵莲花生于一藕的纹样。并蒂莲花也常用以入喜联:
莲有莲蓬,莲蓬与花同时生长,故莲子喻“早生贵子”。多子的莲蓬也象征着多多生子。 莲花根盘而枝、叶、花茂盛,一幅画着莲花丛生的吉祥图案,表示“本固枝荣”,多用于祝人世绵延,家道昌盛。 “莲”与“连”谐音,一幅画着一个儿童拿着一条鲤鱼,旁边有朵莲花的年画,具有“连年有余”的吉祥意义。 画着一只喜鹊嘴衔一只果,站在一朵莲花的雄蕊上的一幅画,表示连过考试大关的喜讯。这样一幅画在过去是送过科举考试大关者的最好礼物,现在也可以用来送给参加高考的秀才们。 莲花杜衍
莲花具有朴实无华的风姿,又有不染污泥的风骨,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翠盖红幢耀日辉”;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倚,“凌波轻弄锦焦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倾摇,银珠戏跳。杜衍的这首咏莲绝句,没有以颂扬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而是着力写莲花本身的自然美态,写天亮时刻莲花的丽质,恰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粉画。 诗人先写小池。周围长满青黑色苍苔的小池是凿破的,可见所咏莲花是供观赏的。池中的莲叶虽参差不齐,却又是“分”的,可知莲叶生长得错落有致,没有零乱之感。一个“绿”字,看似用得毫不经意,却将莲叶生长的繁盛之貌轻轻托出。 从以上两句看,写池,写叶,都以绿色为基调,给人以宁静、温和的感觉,虽未切入莲花,但花之美离不开生长环境和绿叶的扶持,起到了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晓来一朵烟波上”清晨,空濛的雾气与水色连成一片,一朵出水的莲花亭亭玉立于其间,在水雾浑成的水面上,水和雾的动态与莲花的静态,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感。大自然的变幻,使莲花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因此,诗人将其比作:“似画真妃出浴时”,真妃是道家女仙的名号,真妃出浴之画我们虽未尝目睹,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最能产生艺术效果的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倾刻。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以莲花喻人或人喻莲花的诗较常见之,而以女仙出浴喻出水莲花,乍看是形貌之比,但细细玩味,却觉得不同。清晨的出水莲花同出浴者不仅形貌相似,具有美的体态,美的姿容,更有美的肌肤,以出浴者粉嫩的肌肤来喻莲花,不仅具有形似,还具有质的感觉,由质见其神,写神则胜,莲花的形象就真实、鲜明、传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诗虽未道破所咏之物,但不管是写小池,还是写莲叶,句句都在写莲花,设喻新巧,自然浑成,无斧凿之痕,所咏之物融入景中,为我们开拓出了一个美妙、迷人的境界。 莲花杨万里
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写有四千二百首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比较高产的诗人。他的思维似乎形成了某种定势,对于所见所闻,不需过多穿凿,即可随口诵出。因此,他的生活之中充满着诗。这首《莲花》就是他的生活与诗的展丽。 杨万里写过许多咏莲的诗,其中不乏佳句,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映日荷花别样红”,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这首《莲花》却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构思,再次展示莲花形态之美,并以此坦露诗人自己的生活情趣。 “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船香”。诗中首句,用平实质朴的语言,从色香两面,概述出莲花鲜明的外部特征。我国人民的传统观念认为,“红”和“白”两种颜色的美,既是对立的,又有统一之处。一般说来,“红”象征着热烈、活泼、明快,“白”象征着沉静、质朴、洁丽。在文学作品里,往往用“红妆素裹”的色彩反差,创造出物态和谐的艺术美。这首诗的笔法也是如此,诗人把“一船香”(疑为“一般香”之误),作为艺术力承应的支点,熔红白两态之美于一炉。同时又点示出小船悠悠,满载莲香,赏心悦目的乐趣。诗人好不快哉! 杨万里也跟别的诗人一样,常常把花儿喻作美人。不过在这里,他所塑造的不是鲜明的个体形态,而是模糊的群体形态。红白两色、错落参差、盈盈洒洒的满塘莲花,跟衣饰各异、颦笑有别、舒缓怡然的帝宫粉黛连比,设构出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式的艺术情境。莲花的美,女人的美,本来都属于柔美。然而若大一塘莲花和三千之众裙钗的美又是多么壮观! 足见诗人展开的这幅图画,在柔美之中又包蕴着壮美的成份,即莲花盛开时节的瑰丽景色,不能不说他比别人技高一筹。从笔者的艺术创造可以看出,他对莲花是那么喜爱,他对美的感受又是何等深沉! 这首《莲花》,写的是水中“芙蓉”,另有王安石的一首《木芙蓉》,写的是地上芙蓉。两位诗人运用的都是朦胧笔法,从远距离观察目击物,因而产生了特有的艺术感受。它们二者不同的是,《木芙蓉》在绰约中有特写的“镜头”,放显了芙蓉花的神韵。《莲花》却于绰约之中再使其模糊化,让满塘莲花尽收眼底,从而显示出总体的美。这两篇“芙蓉”诗,可以说是珠璧合连的姐妹篇。 人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喜欢以某种自然物作为自身人格的象征。屈原爱兰,陶渊明好菊就是如此。莲花,如宋代学者周敦颐所说,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之君子”。因而也得到许多孤高劲节之士的青睐。杨万里喜爱莲花,恐怕也出自这个道理。尽管在这首咏莲诗中没有一句情语,然而透过纸底,人们能够触及到他那颗跳荡不已的心脏。在中国历史上,他也和南宋另位诗人陆游一样,曾经力主抗金,收复半壁山河,但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生只得以诗酒为乐。杨万里的诗里,表现最多的是田园情趣,他把爱国的情感转化为对生活和自然的品味,以此作为精神托的方式。他的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在古典诗歌中是得到人们的首肯的。 今天,在祖国南北的河湖港汊,莲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放得绚丽多彩。北京颐和园,济南大明湖,千里洞庭水泽和湘江流经的“芙蓉国”,它的藕根莲子,在补养着人们的身体,它的植根泥水而出颖秀丽的气质,在陶冶人们的情操。我们不妨借用杨万里写的《莲花》诗情,调理自己的生活,廓清人们的精神天地。 莲花温庭筠
莲花叶子肥而且大,特别是当它盛开的时候,叶浮水面,密密相连,铺展得一片碧绿,“绿塘摇滟接星津”,便从广阔的空间,突出了这样壮观的景象:当东风吹来的时候,莲叶婆娑起舞,池塘碧波荡漾,绿光闪闪,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远处仿佛与天河相接一般,“星津”,即指银河。当然,即是池塘,就不会象江河湖海那么宽广,诗中所以这样写,不免有夸张的色彩,统摄大的背景,勾勒出一幅鲜明优美的画面。随着视线的移动,由大而小,由远及近,这时诗人看到,荷塘里不远之处飘来一叶扁舟,轧轧的浆声划破了水面,轻轻地进入了长满白苹的水域,这是来采莲的人儿。还是专门乘船玩赏莲花的游客呢? 我们且不管它,但它却打破了这荷塘的沉静、为这优美的画面又绘上了几笔引人入胜的风光景物,增添了动的感觉,有静有动,相映成趣,更显示一派生机和恬然自适的活力。诗人就是这样由宽广的空间,到具体物象,由面到点地描写出荷塘之美。也许有人会说,诗题既名为《莲花》,读了前两句诗,我们并没有看出诗中对莲花的具体刻画。请别忙,这首诗的匠心独运之处更在于后两句诗的构思。 按照一般人写法,后两句似乎应着意于正面地描写,而我们的诗人没有这样做。他忽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想起了传说中的洛神的故事,于是吟出“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洛神”,即洛水女神,传说古时伏羲氏之女,称宓妃,因渡水淹死,成为水神。曹植的《洛神赋》里有“陵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意思是说洛神迈着轻盈的脚步行走在水波之上,罗袜扬起尘土。在这里是写荷塘的水面,仿佛为洛神经过,以至于在鲜艳的莲花蕊上,都留下了她带来的那股浓郁的香气。诗人不独是典故活用得十分巧妙,而且他的艺术构思非常超奇精密,可谓别具一格,出神入化,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芳香,使这首小诗颇具浪漫主义情味,令人百读而不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莲花〈隐〉旧时洪门和东北地区土匪,以及现港、澳、台黑社会指饭碗。 莲花liánhuā❶莲。 莲花 莲花武术双器械。长3尺5寸3分,把长6寸,尖似矛头长7寸7分,莲花每节2寸8分,铤每节2寸2分。 ☚ 盾牌刀 笔架叉 ☛ 莲花(一) 荷花。唐孟浩然《孟浩然集》三《大禹寺义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因莲花色香俱佳,常以比人的美貌。《旧唐书·杨再思传》:“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二) 剑名。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十四《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角端在手,必无齐鲁之侵; 莲华插腰,甚得蛟龙之气。” (三) 佛座。见 【莲台】。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荷華 > 莲花 莲花 liánhuā 亦稱“芙蓉”、“水花”、“水華”。即荷花。晉·崔豹《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華。生池澤中。實曰蓮。花之最秀異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色有赤白紅紫青黄,紅白二色差多,花大者至百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六·蓮藕》:“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參見本類“荷華”。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菡萏 > 蓮花 蓮花 liánhuā 即菡萏。 莲花 莲花莲花属睡莲科水生宿根植物,又名荷花、水芙蓉、芙蓉、菡萏、藕花、水花、水旦、水芸、水芝丹等。
莲花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得力于佛教的影响。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他的家乡盛植莲花,并且有多种,色有青、黄、红、白等。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多借莲花譬理释佛。莲花净土是指称佛国,佛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莲花藏界”。佛所坐的是“莲花座”。莲花,成了佛教的圣物。 莲花有并蒂同心者,为一蒂两花,这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所以,吉祥图中有两朵莲花生于一藕的纹样。并蒂莲花也常用以入喜联:
莲有莲蓬,莲蓬与花同时生长,故莲子喻“早生贵子”。多子的莲蓬也象征着多多生子。 莲花根盘而枝、叶、花茂盛,一幅画着莲花丛生的吉祥图案,表示“本固枝荣”,多用于祝人世绵延,家道昌盛。 “莲”与“连”谐音,一幅画着一个儿童拿着一条鲤鱼,旁边有朵莲花的年画,具有“连年有余”的吉祥意义。 画着一只喜鹊嘴衔一只果,站在一朵莲花的雄蕊上的一幅画,表示连过考试大关的喜讯。这样一幅画在过去是送过科举考试大关者的最好礼物,现在也可以用来送给参加高考的秀才们。 ☚ 灵芝 红豆 ☛ 莲花lián huā清末民初江湖社会谓杯碗。《海底·闽粤及南洋各地通行之隐语》:“饭碗: 莲花。”《江湖行话谱·行意行话》:“碗为莲花。”《切口·哥老会》:“莲花:茶杯也。”语见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 荷花 荷花荷(~叶;荷华) 莲(莲花;秋莲) 菡(菡子) 萏(菡萏)蕖(红蕖;扶蕖) 菂 芙蓉(草芙蓉;水芙蓉;金芙蓉) 芙渠 扶渠 夫容 琼杯 溪客 静客 水花 水芝 水芸 水旦 水华 朱华 轻华 华藕 藕花 芳苓 绮帐 玉环 泽芝 君子花 另见:荷叶 开花 ☚ 观赏花名 菊花、梅花 ☛ 莲花 莲花象征吉祥,幸福,喜悦,高洁。 ☚ 茉莉 浮萍 ☛ 莲花 039.莲花(p2696.2)义项一: 荷花,花色艳丽,因以比人的美貌。”书证之二引:《旧唐书·九十·楊再思传》: “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倖, 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 ☚ 莲 莲花落 ☛ 莲花lianhua针灸穴名。出《元亨疗马集》。牛古称尾闾(粪门)。位于肛门处,当脱肛时针刺直肠粘膜,此时称莲花穴。有直肠中动、静脉和直肠后动、静脉以及直肠后神经分布。巧治,先用温水洗净脱出的直肠,用手指或用剪刀除去坏死肠粘膜,继而以2%明矾水或硼酸水冲洗,再涂以植物油,缓缓整复。主治脱肛。 莲花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又名荷花。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花蕾。苦、甘,凉。入心、肝经。清热,散瘀止血。 莲花lián huā《本草纲目》果部第33卷莲藕(41)。药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