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萊菔葉 萊菔葉 láifúyè 亦稱“蘿蔔菜”、“萊菔菜”。十字花科植物萊菔之根出葉。琴形羽狀分裂,疏生粗毛。緑色。主治胸膈痞滿作呃,食滯不消,婦女乳腫,乳汁不通,唐·蘇敬等《新修本草·菜部·萊菔根》:“其嫩葉爲生菜食之,大葉熟啖,消食和中。”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萊菔》:“《延壽書》載:李師逃難入石窟中,賊以煙熏,至垂死,摸得蘿蔔菜一束,嚼汁咽下即蘇,此法備急,不可不知。”清·吳儀洛《本草從新·菜部·萊菔》:“萊菔菜,功用略同根。” 莱菔叶药名。出《新修本草》。又名萝卜缨、莱菔甲。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L. 的叶。辛、苦,平。入脾、骨、肺经。清利咽喉,消食和中散瘀消肿。治咽痛音哑,胸膈痞闷,食滞不消,呕吐酸水,痢疾,乳汁不通。煎服:10~15g。或鲜品捣汁服。本品含叶黄素和挥发油,油中有α-,β-己烯醛及β-,γ-己烯醇。还含胆碱、叶酸、芥子碱和芥子酸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