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莱布尼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莱布尼兹1646—1716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德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生于一个大学教授之家。先就读于莱比锡大学、耶拿大学,后在阿尔特道夫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外交官、宫廷顾问、图书馆长和柏林科学院第一任院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单子论》(1714)、《人类理智新论》(写于1704年前后,死后发表)、《神正论》(1710)等。他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精神性实体即单子构成的。上帝在创造每个单子时,使单子各个独立各自变化,同时又与其他单子的变化和谐一致。上帝的预先安排,使整个宇宙成为连续和谐的整体,这就是前定和谐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不仅从自然上来说,世界是最完善的,而且从道德上来说,世界也是最完善的。世界上的恶的存在只是衬托出善,使善显现得更善,不然就不能使人认识到上帝的全善本质。对于社会生活来说,信仰上帝便是最高的自然法。而他把上帝既看作知识和真理的源泉,又看作善和美德的源泉。在他看来,上帝的观念既是自然神学的主题,也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的对象。他主张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原则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天赋理智。这种超乎趋乐避苦的本能之上的道德原则,同其他理智的真理一样,需要依靠内在的“自然之光”去发现,并要靠理智提供论证。在善恶问题上,他强调客观性和绝对性,认为道德的善可以由上帝的干预,通过自然的力量实现出来,并符合于宇宙的自然法则。善不仅是有德的,而且必须是适意的,或者能用于别的东西,那东西能给人们一种适意的感觉,因此道德善就是适意或有用的。认为人性是自然趋向善的,但幸福绝不是对于快乐或善的完全占有,而是在趋向于最大善时的一种连续不断地战胜不安的过程。人们要达到幸福,只有依靠理性和意志。感觉和欲望只能把人们引向短暂的快乐,甚至会把人们引向悲惨的深渊。认为爱有一种意义,一种是自爱,另一种是仁爱,而自爱是基础,仁爱是自爱的条件。试图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把个人利益和公共福利结合起来,认为人的行动完全由自己本性决定,人是自由的,在道德上人有自由意志。其伦理思想虽然具有向神学和封建国家妥协的特征,但又明显地表现出资产阶级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要求,成为开创一个新时代的启蒙思想的先锋,对后来康德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1646—1716Laibunizi,Leibniz德国数学家、哲学家.他在哲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独到的工作,他还是外交家.在数学上他的主要贡献有:组合数学与有限差分研究,以1666年的《论组合术》为代表;1671—1672年独立于帕斯卡发明并制造了手摇计算器;1673—1676年,发明并深入研究了二进制,成果收入1678年的《二进制数学》;1679—1686年,数理逻辑的开创性工作;1693年,独立于日本人关孝和创立行列式理论;此外还对曲线的包络理论进行过研究.他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独立于牛顿创立了微积分,并且为这门学科建立了有着极大生命力的符号体系,在这一点上,做为哲学家的莱布尼兹比做为物理学家的牛顿显示出更深远的洞察力.他的微积分工作主要完成于1673—1675年,略晚于牛顿,但发表时间却早于牛顿.此后,他还于1686—1696年开展了微分方程的早期研究. ☚ 牛顿 贝努利家族 ☛ 莱布尼兹德国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在数学上,研究笛卡尔等人著作,得到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引入巧妙的记号建立了微积分学的基础。同牛顿并称为微积分的制定者。参见“逻辑学”中的“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1646—1716Leioniz,Gottfried Wilhelm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德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唯心论的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柏林科学院创立人,首任院长。出生于莱比锡一教授之家,20岁毕业于莱比锡大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哲学、科学研究,是当时知识极为渊博的学者。在数学、物理、逻辑、语言、历史等方面都有贡献。主要著作有《单子论》, 《人类理智新论》, 《神正论》, 《新系统》等。 ☚ 贝克莱 休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