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莱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莱州 莱州北宋时,莱州属京东东路,州治在今山东省掖县。 ☚ 烟花 两淮 ☛ 莱州 莱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河南道。宋、元代沿置。明清升为府。《旧唐书·地理志一》:“莱州:中。汉东莱郡,隋因之。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讨平綦顺,置莱州,领掖、胶水、即墨、卢乡、昌阳、曲城、当利、曲台、胶东9县。六年,废曲城、当利、曲台、胶东4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卢乡,割登州之文登、废牟州之黄来属。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置牟平县。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割黄县、文登、牟平置登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莱州。旧领县6:掖、黄、文登、昌阳、即墨、胶水,户11568,口63396。天宝领县4,户26998,口71500。”《元史·地理志一》:“莱州:唐初改东莱郡为莱州。宋为防御州。金升定海军,属山东东路。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属淄州路。旧设录事司。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省入掖县,又省即墨入掖与胶水,仍隶般阳路。领4县:掖县、胶水、招远、莱阳。” ☚ 来州 莱州府 ☛ 莱州lái zhōu《本草纲目》介部第46卷文蛤(6)。地名。今山东莱州市。 莱州 莱州州、府名。治所在今莱州市。南北朝时曾为光州,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改为莱州,唐、宋、元朝辖域大致相当今莱州市、即墨、莱阳、平度、莱西、海阳等县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州为府,1913年废。海上交通比较发达,盐业及五色石器,织绢等手工业也较著名。州、府治内的掖县,为古“三齐”巨镇,建筑宏伟,在山东建筑史上较有影响,其境内还有由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被誉为“隶楷之极”的文峰山摩崖石刻。 ☚ 莱阳 莱芜 ☛ 莱州隋唐时政区名。治所故址在今山东省掖县。隋开皇五年(585)以光州改称,大业(605—618)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莱州,天宝(742—756)初又改为东莱郡,乾元(758—760)初又复称莱州。贞观十九年(645)、二十一年,唐征高丽,水路军均从此出发。 莱州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光州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大业初改为东莱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莱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东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莱州。辖境相当今山东莱州、招远、即墨、莱阳、平度、莱西、海阳、青岛等市县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莱州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