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夷中国古族名。东夷之一。商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掖县(黄县东南)附近。从事牧业(《尚书·禹贡》: “莱夷作牧。”)鲁襄公六年(前567), 居地为齐所占,被迁于郳。 莱夷 莱夷古族名。殷周时代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部。从事农牧业、丝织业。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为齐所并。 ☚ 济南“救国十人团” 郭隆真 ☛ 莱夷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尚书·禹贡》在海岱青州下有,“莱夷作牧,厥篚丝”。《史记·夏本纪》有类似记载,表明莱夷居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以畜牧、养蚕缫丝为业。妇女的尊贵地位还未完全丧失,尚保留参加祭祀和主持祭祀的遗制。有人殉、以人作牺牲等习俗。由于受到殷人的压迫,有的向东北迁徙,如在辽宁喀左县发现了莱夷的最大部族族的遗物。春秋时建有许多小国,分别称任、宿、须句、颛叟、邾、莒、郯、鄫、介、根牟等,在今山东掖县、黄县及其以东地区,被周人视为东夷之国。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被齐灭,并入齐国,成为汉族的先民之一。 莱夷古族名。东夷之一。商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主要从事畜牧业,已有丝织。《尚书·禹贡》:“莱夷作牧,厥篚檿丝。”鲁襄公六年(前567)为齐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