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莫里亚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莫里亚克法国作家。生于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去世。文学学士。1909年发表第1部诗集《合手敬礼》。在他的100多卷各种体裁的著作中,包括小说26部,诗集5部,剧本4部,散文几十部。尤以简练、深刻的小说最为出名,主要有《和麻风病人接吻》(1922)、《爱的荒漠》(1925)、《黛蕾丝·台斯盖鲁》(1927)、《蝮蛇结》(1932)等。193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36年参加了声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反法西斯地下抵抗运动,发表了著名的短文集《黑皮手册》。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 莫里亚克1885~1970法国作家。出生于波尔多一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后入大学文科学习。190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合手敬礼》,1922年发表小说《和麻疯病人亲吻》,作者一举成名。小说写和一个有残疾男子结婚的女子,精神感到极大折磨,结局悲惨。《苔莱丝·德丝特鲁》(1927)写苔莱丝不满丈夫的庸俗自私,不愿忍受这种冷漠孤寂的生活,便企图毒死丈夫,被揭穿后,她的丈夫为了家族名誉,证明她无罪。《蝮蛇结》(1932)写资产阶级的家庭悲剧。主人公路易出身卑微,成为资产者后,不为上流社会接纳,在家庭中也得不到幸福。众多儿孙都将他视为障碍。年老虚弱的他却仍紧紧看守保险柜,将家人都视作仇敌。小说刻画了一个20世纪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这些作品都暴露了资产者空虚猥琐的灵魂,莫里亚克的作品既有传统文学观念,又充满了现代意识。作品多运用心理分析,执著一点来把握社会。小说地方色彩浓厚,语言优美含蓄。作品篇幅都不长,体现了一种简练的风格。1933年莫里亚克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莫里亚克像 ☚ 都德 法朗士 ☛ 莫里亚克1885—1970Francois Mauriac法国作家。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一生写了25部小说、4个剧本和40部散文、诗集、评论和回忆集。著名作品长篇小说《和麻疯病人亲吻》、《黛累丝·台斯盖鲁》、《蝮蛇结》等,暴露了富裕的资产者精神猥琐,灵魂空虚。文风简练深刻,擅长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分析。1933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 莫里亚克1885—1970Mauriac, Francois法国作家。生于波尔多的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去世后,由虔诚的天主教徒母亲抚育成长。他早年受教会教育,后进大学文科,获学士学位,但他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作家。1909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合手敬礼》,接着又发表了小说《身带镣铐的儿童》、《白袍记》、《血肉斗》、《今天的人们》。他见常心理分析,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1922年他的《和麻疯病人亲吻》问世,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1925年发表了小说《爱的荒漠》,荣获法兰西学院的小说奖。1927年发表了长篇小说《黛累丝·台斯盖鲁》,写女主人公因不满丈夫种种恶习,企图毒死丈夫,结果被医生发觉而告发,受到法律的审讯。然而,她丈夫为了顾全家庭的尊严,出庭作证妻子无罪。但黛累丝并没有解脱家庭的悲剧。1932年和1935年出版了小说《蝮蛇结》和《黑夜的终止》。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的血腥关系,他们精神猥琐,灵魂空虚,标志一个阶级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转入地下,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于1943年发表了富有战斗性的短文集《黑皮手册》。战后他拥护戴高乐将军所推行的政治路线。由于他在创作上成绩卓著,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杜亚美 瓦扬—古久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