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1959年创办。2年1次,7、8月间举行,为期2周。期间分别进行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比赛,召开专题讨论会,举办回顾展、会外放映、影片交易等。奖项自1969年第6届起取消了大奖,增加了金质奖、银质奖的数量。分别奖给故事片、儿童片、短片的最佳影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特别奖,荣誉奖等多种。中国参加过第1、2届电影节,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及最佳女演员奖。1995年第19届莫斯科电影节,也是俄罗斯第1届莫斯科电影节,并改为每年1次,7月举行。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959年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在莫斯科联合举办了首届国际电影节。之后,每两年举行一次电影节,在7月或8月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自创办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从1959年的几十个国家参加到1979年的10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加入,可谓精品纷呈,群英荟萃。目前,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电影节之一。由苏联电影委员会、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共同于1959年创办,每两年举行一次。电影节的口号是“为了电影艺术的人道主义,为了和平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959年7月由苏联电影委员会、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创办的综合性电影节。其口号是:“为了电影艺术的人道主义,为了和平与各国人民友谊”。两年举行一次,7月份在莫斯科市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参加的国家有100多个,联合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一些国际电影组织也派代表参加,每届放映200—300部电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影节之一。该电影节的内容有: ☚ 莫斯科国立博物馆 耗散结构理论 ☛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959年创办,由苏联电影委员会、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共同组织,与捷克斯洛伐克主办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交替举行,两年一次,在7月或8月举行,为期两周。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参加国家与参赛影片每届俱增,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电影组织也派代表参加。电影节的口号是:“为了电影艺术的人道主义,为了各国人民的和平和友谊”。参展影片分竞赛性与非竞赛性两类,规定每个国家只有一部(苏联为两部)参加比赛,非参赛影片数量可适当放宽。第一届至第四届(1959年至1965年)只举行了故事片和短片比赛,自第五届始增设儿童片比赛。故事片奖原为大奖、金奖、银奖三种,第六届始取消大奖,相应增加金奖、银奖数目,与短片、儿童片一起,均各选三部。另设立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和特别奖等。未获奖影片授予纪念奖状。由故事片、短片、儿童片三个评奖委员会评奖。每届都有一部苏联故事片获大奖或金奖。除比赛影片外,还放映大量观摩片,举办回顾展、创作论坛、国际评论家座谈会、电影贸易市场等项活动。 ☚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奥斯卡金像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