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莫一大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莫一大王

莫一大王

壮族英雄传说。流传于广西河池、南丹一带。相传古丹州的莫一大王力大武艺高强,常在葡萄架上练武,皇帝招他去京城做官,他拒绝了。他见河池五圩水涝,九圩干旱,便用伞柄凿通山脚岩洞,清除旱涝。他见山寨缺盐少水,就立志兴修大海,用伞柄挑山,用伞赶山。皇帝害怕他造反,派九员大将来捉拿他,放暗箭射他。被他发觉接住掷回,戳死八员大将,留下一位逃回京城报信。皇帝派大批兵将攻打丹州,莫一在丹州莲花山上筑城池防守。他趁皇兵不备,偷偷爬出葡萄藤,用伞赶山,想围死皇兵。皇兵探得秘密,砍断葡萄藤,他回不了莲花山,因寡不敌众,便踩着天上垂下的长虹上天去了。

☚ 岑逊王   杀蟒哥 ☛
莫一大王

莫一大王

壮族民间英雄史涛。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中、桂南、桂西一带。原诗不分章节,经整理后共分十章。史诗主要写莫一大王领导壮族人民反抗中原封建王朝的英雄事迹。莫一小时父亲被恶人扔下深潭,他长大后下潭寻父,水底的一头牯午给了他一颗珍珠,莫一吞下珍珠后马上力大无比。莫一领导乡亲们抗粮被抓到京城,由于识破胡差官谋害皇帝的阴谋,皇帝封他为十三大王。莫一大王一心想为百姓办事,可是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莫一为了逃避皇帝的迫害而到家乡。他用神力赶山、种竹、用草编扎神兵都被无知的母亲点破,神马也被皇兵射死。莫一被俘而死。死后他变成了龙蜂,螫瞎厂皇帝的眼睛,把皇兵赶过了龙王山。莫一终于报了仇。从此,皇帝不敢欺压壮族人了。全诗充满了神奇的浪漫色彩,歌颂了莫一大王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现了壮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 格斯尔可汗   特华之歌 ☛
莫一大王

莫一大王

英雄传说。流传于桂中、桂西、桂南,尤以红水河及右江流域诸县为盛。主要述说莫一家贫,因得神牛(其亡父)阴助,力大无比,武艺超人,在被迫反抗封建王朝的斗争中,表现了其惊人的不屈斗志和非凡本领;在朝廷做官,千里迢迢,能每天夜飞朝返;能用手把升起的太阳压下去,阻止天亮;能用鞭子象赶牛似的赶着山峦围堵前来进剿的皇兵;在无兵马的情况下,为了与皇兵作战,能在竹子里孕育兵马,扎草成人;自己的头被砍断了,还会说话,还能接上;最后被砍断的头再接不了时,放到瓦缸里,竟沤成了一群地龙蜂,飞到京城去把皇帝和满朝官员螯得个个脸青鼻肿,四下奔逃。故事用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结构情节和塑造人物,极富传奇性和浪漫主义色彩。据学者考证,这个英雄传说是从“竹王”故事衍变发展而的。《华阳国志》卷4《南中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于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武才,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汉)武帝转拜唐蒙为都尉,开牂牁,以重币喻告诸种侯王,侯王服从,因斩竹王,……”,过去广西许多地方都立有竹王庙。关于莫一大王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当中,有散文体和诗歌体。散文体流传更广,但变异性较大,如桂南流传的《冯禧》、《官多爷》等均有类似的内容情节。散文体已整理发表的有蓝鸿恩的《莫一大王的故事》(《壮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诗歌体多是师公唱本,七言脚腰韵体,不分章节,故事内容较为集中和完整。现经整理,有壮文和汉文两种版本,前者已作单行本出版(覃耀庭、黄勇刹等整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后者为黄勇刹、蒙光朝、韦文俊搜集翻译整理,见《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

☚ 犁耙牛   花山崖壁画的传说 ☛

莫一大王

旧时壮族供奉的神祗。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柳江、融安、鹿寨、龙胜等县壮族地区。相传莫一大王为宋代壮族英雄,有移山倒海本领,后被朝廷杀害,变成灵验的神灵。旧时几乎每家神龛上都写着“敬祀通天圣帝莫一大王之神位”,以示纪念。除逢年过节必须祭祀外,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为莫一大王的专祀节日,逢子年和午年,许多家庭还向此神请愿、还愿,祈求赐予子女,或保佑子女健康成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