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药王山石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

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2公里处。药王山唐称磬玉山,宋至明称五台山(它由五座山峰联聚而成)。唐代的杰出医学家孙思邈是耀县人,因对我国的医学和药学有巨大贡献,被尊称为“药王”。后人为纪念他,在磬玉山修建了药王庙,民间因称此山为药王山。药王山上的石刻有石碑和石窟两部分。显化台和升仙台保存了宋、金、元、明、清各时代碑石60余通,这些碑石多数与孙思邈有关,以明代《千金宝要》和《海上仙方》最为珍贵。药王山的石窟为隋唐时期所凿,窟内有佛龛七个,造像40余尊。药王山上的药王庙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保留着金、元两代古风。药王山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雕药师佛像   遗址 ☛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在耀县城东1.5公里,距西安98公里。药王山在唐代名磬玉山,海拔约1100米,由五座山势较近的小峰联聚而成。宋元明清各代均称北五台山。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不爱名利,隐居山中,为民间治病,晚年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死后,被称为“药王”。群众在山上修建药王庙,并把北五台山改称药王山。
药王山上石刻遍布,大多数与孙思邈有关。在献亭东侧小碑亭内,有著名《千金宝要》、《海上方》两块碑石,这里宋郭思把孙思邈著作中1000付药方,编成《千金宝要》,于1124年(宋徽宗宣和六年)刻成碑文,供人拓印,1572年(明隆庆六年)刻成四块石碑竖立于此。《海上方》碑刻以歌诀形式录方100余首。这些均是研究中国医药学的珍贵资料。除此之外,山上还有隋唐时代造像43座。另外,山峦之间还保存有北魏到隋唐号称“药学碑林”的66通造像碑,它反映了当时的宗教发展情况,同时还是研究文字学、雕刻史、宗教学以及服饰、马饰、车辆形制和屋宇建筑发展的宝贵资料。1961年3月药王山石刻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药王山管理局 邮编:727100
电话:86-919-6581215

☚ 西岳庙   半坡遗址 ☛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2公里药王山,唐时称磬玉山。山海拔1100米,因有五峰顶平如台,故宋至明代称为五台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为耀县人,撰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巨著,世称“药王”,后人于磬玉山立庙纪念,山遂更名为药王山。山上有碑刻百余方,以明隆庆六年(1572)所刻《千金药方》等五碑最为珍贵。另有隋唐石窟七龛以及北魏至唐造像碑66通。山上有药王庙,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修建。现建有孙思邈著作陈列室,修复了洗药池、晒药场、遇仙桥、太玄洞以及唐太宗拜谒“真人”的御道,由此登山览胜更为方便。

☚ 13. 耀县   柳公权墓 ☛

药王山石刻

在陕西耀县城东一点五公里。这里的山由五个小峰联聚而成,故原称五台山。明隆庆六年(1572),人们将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方》等书刻成石碑立于山上。孙思邈是耀县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于是五台山改称药王山。现山上共有历代石碑一百多通,大多同纪念孙思邈有关系。此外,山上还有隋唐时的石窟和元代建的庙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