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油剂
平息药方之五药油剂,是有关药物与熔酥油调制而成的剂型。其功能有增强体质、敏捷感官、促进记忆等作用。药油剂分清热药油剂和驱寒药油剂两类。
清热药油剂 清热药油剂有14种。
九味獐牙菜药油剂 印度獐牙菜、兔耳草、鸭嘴花、翼首草、麻花秦艽等水煎去渣取汁,与黄牛或犏牛鲜酥油汁相混合,加藏红花、木棉花之花蕊、花萼、花冠研末,蔗糖、蜂蜜等制成药油剂。主治目黄、灰色浮肿、黄水窜入肌肤兼有隆邪的陈旧热。
七味獐牙菜药油剂 獐牙菜、麻花秦艽、虎耳草、藏马兜铃、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等水煎取汁,与熔酥油调和的药油剂。主治肝、胆、心的陈旧热。以上两剂为最佳獐牙菜药油剂。
十三味獐牙菜药油剂 獐牙菜、山豆根或秦皮、兔耳草、蒲公英、小檗、苍耳、麻花秦艽、茴香等水煎取汁,加头花蓼、风毛菊、止泻木子、白檀香、荜茇等研末,与熔炼去渣去泡沫的酥油精汁及蜂蜜调和药油剂,主治麻风、肉斑、丹毒、胸腹腔肿瘤、会阴瘘管、痔疮、灰色浮肿、口渴、头晕等。此方为中等獐牙菜药油剂。
十五味獐牙菜药油剂 獐牙菜、波棱瓜、鸭嘴花、小檗根、岩精、藏马兜铃、麻花秦艽、角茴香、虎耳草、苍耳子、止泻木子、石斛、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等研末,与熔炼酥油、蔗糖调和成的药油剂,是治疗陈旧热、浊热的甘露。此方为下等獐牙菜药油剂。
九味能明药油剂 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三味水煎取汁,加入牛奶中煎熬,再加酥油煎熬,待水分蒸发完之后,加铁粉、阿瓦草、银环蛇、藏红花、藏茴香、针铁矿等研末,制成药油剂,主治翳障、眼朦胧症、结膜炎、干沙眼等一切眼病,并能营养眼睛。
九味西藏猫乳药油剂 西藏猫乳、麻花秦艽、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等水煎取汁,加酥油、蜂蜜和三黄水药乳香、草决明、黄葵子及荜茇等制成药油剂,主治麻风病,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黄水蔓延所致的疾病。
七味西藏猫乳药油剂 西藏猫乳、乳香、草决明、黄葵子、麻花秦艽、沉香等水煎取汁,与酥油、蜂蜜配制成药油剂,能消除黄水流窜脉络,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牛骨髓药油剂 诃子去核取肉,酒中浸泡和天竺黄、藏红花、丁香、肉桂、甘草、生姜、木棉花蕊、木棉花萼、岩白菜等研末,与酥油汁、去渣去泡沫的牛奶调和,如果能找到牦牛骨髓或野牛骨髓可替代酥油或少量掺入上述药中制成药油剂,主治亢盛的肺病,隆邪侵骨,心热诸病。
五味牛尿药油剂 取用干净饲料喂养的红色黄牛的尿液、粪汁(用布裹牛粪挤出的粪汁)、乳、奶酪、酥油与蜂蜜配制的药油剂,主治陈旧性肝病,兼隆邪的热证,黄水类疾病,灰色浮肿等。
五味广枣酥药油剂 紫沉香、白檀香、安息香、广酸枣、葡萄等水煎取汁加牛奶、酥油煎熬,注意不能烧焦,当酥油熔化后,撒入冰糖制成药油剂,主治心热等病。
四味无茎芥药油剂 无茎芥、诃子水煎取汁加酥油、天竺黄、甘草、蜂蜜等配制的药油剂,主治肺脓过多及肺热等病。
十二味檀香药油剂 红、白檀香,宽筋藤、止泻木子、头花蓼、悬钩木、麻花秦艽、兔耳草、甘松、小檗内皮、余甘子、香柏枝等水煎取汁,加酥油、天竺黄、藏红花、丁香等研末,与蔗糖配制成药油剂,主治肝热、心热和肺热等病及瘟疫导致的癫狂、空呕、关节肿胀等。
四红药油剂 紫草、紫草茸、茜草、诃子等水煎取汁加酥油、蔗糖制成药油剂,主治肺热病、咯脓血痰等。
六味藏红花药油剂 藏红花、朱砂、木棉花和熊胆等各类胆汁煎汁,加蔗糖、蜂蜜配制成的药油剂。主治血管溃烂以及九窍出血。
驱寒药油剂 有9种。
三果药油剂 诃子30枚、毛诃子20枚、余甘子10枚,水煎取汁加酥油、蔗糖并配伍肉豆蔻、紫硇砂、荜茇、白豆蔻、生姜等研末,制成药油剂,用于延年益寿,消除目、耳、齿、鼻病,头部疾病扩散于脉络,消除流脓不止及隆病,特别对隆邪侵袭心脏具有显著疗效。
五根药油剂 黄精、天冬、棱子芹、喜马拉雅紫茉莉根、蒺藜等煎水取汁加牦牛酥油,配制成药油剂,对有隆邪的黄水病有效。在此基础上加硇砂、光明盐、紫硇砂、宽筋藤、肉豆蔻、白豆蔻、草果、生姜、荜茇、蔗糖等的散剂制成药油剂,主治寒性胃病、妇风病。
巴散药油剂 所谓“巴散”就是很少药味混合在一起之意。本药油由三果药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三根药黄精、天冬、棱子芹、喜马拉雅紫茉莉根、蒺藜等煎水取汁加酥油制成药油剂,主治上下体一切疾病。
雪蛙药油剂 巴散药油剂中加雪蛙肉(将雪蛙肉加麝香粉放进一块牦牛鲜肉中,扎口,放入火烬中煨烤,当牛肉外表烧焦呈黑色后取出研末)。加种绵羊睾丸研粉,在酥油中煎熬,并加寒水石、生姜、荜茇、宽筋藤、光明盐、白豆蔻、菥蓂、蔗糖等配制成药油剂,又名“达西景古日”,服之能滋补壮阳,主治肾病引起的遗精、滑精、阴茎不举等。
七味大蒜药油剂 大蒜、诃子、生姜等水煎取汁,配酥油加光明盐、紫硇砂、荜茇、白豆蔻、蔗糖等研末制成药油剂,主治“达干”隆病,肾腰病,睾丸下垂,疝气等。
大蒜药油剂 400ml水中煎煮大蒜,水分被大蒜吸收后与等量牦牛酥油(酥油要在青稞中放置12昼夜,以增强功效),煎熬制成的药油剂,主治一切隆病,并能滋补壮阳,延年益寿。
二味紫茉莉药油剂 喜马拉雅紫茉莉根、荜茇根水煎取汁,加牦牛酥油煎熬制成药油剂,主治妇女婚后不育症,严重呃逆等。
五良药药油剂 石榴、芫荽、红姜、小米辣、荜茇等煎熬取汁,加酥油、蔗糖制成药油剂,主治隆偏盛、培根引起的灰色浮肿、痔疮、脾病、哮喘,并能增强胃火,丰满肌肉,特别是妇女婚后不育者服此药后能生育。
蒺藜药油剂 蒺藜500g于1 500ml酒中浸泡,再加1500ml水,煎熬至不到500ml,加酥油及紫硇砂、姜、荜茇、胡椒等研末制成药油剂,主治腹胀、隆邪侵入引起的刺痛。
药油剂制法 先对症选取药物,进行配伍,然后略砸碎放入水中煎熬取汁,药汁用布过滤去渣,最后取精汁1500ml,盛于干净铁锅中,再反复煎熬,直至见到锅底为止。用于清热者加刚挤的黄牛或山羊奶2000ml;用于驱寒者,加刚挤的牦牛或绵羊、犏牛奶2 000ml(上述奶必须事先单独煮熟,否则,奶子因味酸而涩,倒入药汁中会发生反应),频频搅动,勿令烧焦,当药汁渗入牛奶中之后,用于清热者将黄牛或山羊鲜酥油,一般用犏牛鲜酥油200g;用于驱寒者,用牦牛或绵羊酥油200g(酥油剂量要根据药量多少而定,不能拘泥于此量),然后煎熬药汁,直至渗入熔酥油,水分蒸发干净。水分是否蒸发干净的标志是精华和残渣已分开,用食指搅动不烫手,将酥油汁滴入火中不发出“喳喳”的火爆声,药油可以做成丸粒。如果超过此限度就会烧焦;如果水分不蒸发干净,药油剂会变质,药效也会降低。因此,药油剂必须依法配制。药油煎熬后,用棉布过滤药油汁,去焦渣,将纯药油稍凉温后,再加减所需药物末和红糖、蔗糖、蜂蜜等均匀搅拌,然后制为阿里杏仁大小丸,置阴凉处保存。上述药用蜂蜜要必须去毒,其法为:取生蜂蜜500g,加入白酒1 000ml,煎煮片刻后用棉布过滤,清汁,再反复煎熬,再放进100g牦牛新鲜瘦肉,煮半小时取出牛肉,再用文火煎熬蜂蜜,频频搅动,勿令烧焦,待水分蒸发干净后,取一滴蜂蜜滴在石盘中,降温后用手可以丸成团,便可以取下锅冷却,用手反复搓揉蜂蜜即可。
药油剂服法 冬季每日黎明时分服用一粒,服用期间注意饮食起居,严禁食用生蔬菜及腐烂、生冷、无营养、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能居住在潮湿、寒冷之地,忌风寒和剧烈活动。如果胃火衰弱,不能消化药物者,可服用四味光明盐汤,以助消化而不影响疾病,宜进食新鲜、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滋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