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类著作。明许希周撰。四卷。希周字近濂,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因感诸家本草浩瀚难记,遂“杂举众药意味相对者,属之以词,各以所长著其用焉,摛为骈丽,以便诵读”。约撰成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分草木、玉石、禽虫等部,编成对偶韵句,概言药性。下记有产地、功用等间,附单方于后。内容简要,便于习诵,利于初学。有明嘉靖三十年刊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
药性粗评
药物著作。4卷。明许希周编撰。成书于嘉靖二十年 (1541),刊刻于嘉靖三十年 (1551)。以诸家本草浩瀚驳杂,难以记忆,于是杂举众药之性味相对者500余种,摛为骈文,以便诵读。又以正文或失之于略,复以所生所长与其功用详注其下,寓以绪论,附以单验方,以作习医便读之书。本书传本甚稀,据有关书目记载仅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图书馆收藏一部嘉靖刻本,尚缺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