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荣誉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荣誉权 荣誉权人格权的一种。依法对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或嘉奖所享有的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荣誉权的内容则是荣誉称号上体现的利益。公民、法人都享有荣誉权。公民可享有自己的荣誉称号。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等。法人也可有自己的荣誉称号,如“文明商店”,“先进单位”等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否则就是侵犯公民、法人的荣誉权。 ☚ 典权 名称权 ☛ 荣誉权公民有获得光荣称号和各种嘉奖的权利。人格权之一。荣誉是社会对杰出公民的赞赏,也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公民应获得的一种奖励。公民对自己受到的表扬和奖励享有权利,法律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凡侵犯荣誉权而造成他人经济上损失,身心健康的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不受侵犯,有利于调动公民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公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更好地为社会多创造财富。 荣誉权公民或法人获得并保持各种嘉奖的权利。身份权的一种。荣誉是国家或有关组织依据一定程序对某一特定主体的某一方面活动进行的良好评价,是公民或法人在生产劳动和各项工作中成绩卓著所受到的表扬、奖励。如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授予勋章、奖状等。民事主体有权获得荣誉,并有权利用荣誉从事各种活动。荣誉为特定的主体终身享有,也可以依据一定的程序予以取消,但不得非法剥夺。民事主体对侵犯自己荣誉权的行为有权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要求赔偿损失。 荣誉权 荣誉权身份权的一种。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对其获得的荣誉所享有的维护、享受其利益,并不受非法剥夺和其他形式侵害的权利。其客体是荣誉及荣誉所包含的利益。荣誉是国家或其他组织通过颁发证书、嘉奖等形式授予有贡献或成就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一种赞誉、表扬,如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文明单位等,获得不同的荣誉可享受相应的待遇和奖励。荣誉还是一种正式的社会评价。获得某项荣誉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不仅获得了这项荣誉的奖状、奖章、奖品,还获得了社会对其尊敬、仰慕和荣誉权人自己内心的骄傲、满足。荣誉与名誉不同: (1) 前者基于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贡献和成就而获得,是社会对其正面评价;后者是社会对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综合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或者两方面都有。(2) 前者并非所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都能获得,后者则是任何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都平等享有的。(3) 前者的取得需要经有关机关授予,后者则无须授予。(4) 基于前者获得的荣誉权是身份权,保护的是这项荣誉及其利益为荣誉权人享有的身份利益;基于后者享有的名誉权是人格权,保护的是主体的社会评价不被他人恶意贬损、降低的人格利益。荣誉权不是固有的权利。它与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权利不同,不是人生来就有人人平等享有的。荣誉权的获得,既要有突出的贡献、成绩,还必须得到国家或者某一组织的承认并授予,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荣誉权不是人格权,而是身份权。荣誉权的内容主要有: (1) 荣誉保持权。荣誉权人对于获得的荣誉保持其归自己享有的权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剥夺或以其他形式侵害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荣誉。(2) 荣誉利益的支配权。荣誉权人对自己获得的荣誉及由此带来的利益有支配的权利,而无须经他人同意。至于荣誉权人对自己因荣誉获得的良好社会评价、身份、地位、号召力的控制和利用,以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精神和物质利益的更大满足,都是其荣誉利益支配权的具体表现。荣誉权受法律保护。非法剥夺、侵占、诋毁他人荣誉或侵占他人荣誉的物质利益等,都是侵犯他人荣誉权的行为。在我国,对于侵害荣誉权的行为,权利人有权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请求人民法院责令其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因侵害荣誉权的行为致权利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自然人死亡之后,他人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荣誉,使死者的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其赔偿精神损害。 ☚ 名誉权 隐私权 ☛ 荣誉权人格权的一种。依法对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或嘉奖所享有的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参见“人身权”、“人格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