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草鱼cǎoyú淡水鱼,身体近圆筒形,青黄色,吃水草。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鯇 > 草魚 草魚 cǎoyú 即鯇。 常见的鱼 常见的鱼鲤鱼:鲤(鲜~;红~;镜~;草~) 鲮鱼王 文鱼 六六鱼 六六鳞三十六鳞 ☚ 部分鱼名 昆虫 ☛ 草鱼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Valenciennes,又称鲩。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长达1 m余,重达35kg以上。体延长,亚圆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平,吻圆钝。口前位,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眼小,眼径小于吻长。下咽齿2行,侧扁,梳形。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背鳍起点与腹鳍相对。体青黄色。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主食水草、芦苇等。3~4冬龄性成熟,春末夏初在江河上游产卵,卵沉性,在流水中为半浮性,顺水漂流而发育。幼鱼在河的支流及通江的各湖泊中肥育。成鱼在冬季在较深水处越冬。可人工繁殖。个体大,生长快,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供食用。鱼胆有毒。 草鱼 草鱼大型草食性鱼类,四川主要养殖鱼类。俗称草棒。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40多千克,生活于水体中下层,4龄~5龄性成熟。自然条件下分布于省内长江干流、嘉陵江、沱江、岷江和金沙江下游。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可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养殖类型主要有池塘混养、网箱单养、流水单养及稻田养殖,养殖面积超过500万亩,年产量8万多吨。 草鱼鲤形目鲤科。体长筒状,体长50厘米。头中等大小,吻短而宽、稍平扁,眼小,口端位,无触须。尾鳍叉形。体背部青灰色,腹侧白色,腹鳍稍黄色。南北疆均有分布,喜栖于水中下层,以各种水草为食。为重要经济鱼类。 草鱼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鱼类,又称鲩。体延长,长筒形,下咽齿2行。长度可达1 m多,最大个体可达约35 kg。以草食为主。草鱼生长以2~3龄最快,3~4龄性成熟。6~12 kg草鱼怀卵量为30万~138万粒。主要为淡水养殖,肉供食用。 草鱼 061 草鱼亦称“鲩”、“𩽼”。 鲤科。 体延长, 略呈圆筒形,长达1米余,重可达35公斤以上。体青黄色,鳍灰色。背鳍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尾鳍叉状,头宽平,口端位,无须。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及水草繁茂的岸边。主食水草、芦苇等,故名。3—4龄性成熟,春末夏初在江河上游产卵。怀卵量为50万—140万粒。卵沉性,在流水中为半浮性,随水漂流而发育。可人工繁殖。鱼苗易得,生长亦迅速,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肉味美,胆有毒。 ☚ 鲢鱼 青鱼 ☛ 草鱼 草鱼caoyu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脊椎动物,鱼纲,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青黄色,鳍灰色,鳞片边缘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1行梳状,适于切断各种水生植物。背鳍无硬刺。分布在我国各大水域中,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主食水草。3~4龄成熟。春末夏初在江河上游产卵,怀卵量在50~140万粒。可人工繁殖,生长迅速,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肉味美,供食用。鱼胆有毒。又称鲩。 图259 草鱼 ☚ 青鱼 鲢 ☛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又称“鲩”、“𩽼”。鱼纲,鲤科。体亚圆筒形,青黄色,鳍灰色,鳞片边缘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背鳍无硬棘。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和多水草的岸边。主食水草、芦苇等。3—4冬龄性成熟,卵沉性。鱼苗易得,生长快。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 草鱼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脊椎动物,鱼纲,鲤科。身体近似圆筒形,体大,青黄色,鳍灰色,鳞片大而圆,边缘黑色。头部宽平,眼较小,口旁无须。背鳍无硬刺,尾部侧扁,尾鳍叉形。分布在我国各大水域中,主食水草和芦苇。可人工繁殖,生长迅速,为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肉白嫩,适于熘鱼片,肉味较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适于老人食用。肉、肠、胆均可制药,鱼肠有明目功效,鱼胆有明显降血压作用,也可用来医治水火烫伤。但胆汁有毒,不可滥用。
☚ 青鱼 鲢鱼 ☛ 草鱼cǎo yú《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草鱼(7)。药名。鲩鱼的别名,参见“鲩鱼”条。 草鱼grass carp;Chinese ide 草鱼grass carp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