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草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草鞋cau21e53[ts′au ε]

❶耍小聪明,耍滑头
⊳只隻侬真~,共伊着蜀堆着细腻(这个人滑头,和他在一起得小心)。
❷好色,作风不正派
⊳者侬真~,看见诸侬囝就皮东碰(这人不正派看见女孩子就碰来碰去的)。

草鞋3881孝鞋。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香港黑社会职司中的最低一级。粤语。香港。章盛《香港黑社会活动真相》:「香港黑社会组织的职司等级:『~』一又名『四三二』或『九底』。」俏皮。闽语。福建福州。

草鞋

〈隐〉旧时帮会和香港、澳门黑社会指黑社会中职位最低者。一般负责联络等事,可供差使四处奔走。以其作用如草鞋,故称。

草鞋cǎoxié

用稻秆或草茎编成的鞋。

草鞋caoxie

用稻草等材料编制成的鞋:一双~|打~|红军战士穿着~走完了长征路。

草鞋cǎo xié

清末民初江湖社会谓帮会中地位低下的成员。《海底·各地通行隐语》:“会中下士: 草鞋。”《切口·三点会》:“草鞋: 专供奔走之人也。”

草鞋【同义】总目录


草鞋千里马

便鞋、草履、草鞋;革履、皮鞋

○便鞋biàn xié

(名)轻便的鞋,一般指布鞋:穿~舒服|他习惯穿~|一双黑色~|平底~。

○草履cǎo lǚ

(名)草鞋:挑担蹑~。

○草鞋cǎo xié

(名)用稻草等编制的鞋:农民穿的~|~带已经断了 |一双新~。

●革履gé lǚ

(名)皮鞋:西装~|贵者著~,贱者跣行。

●皮鞋pí xié

(名)用皮革做的鞋:女式~|高跟~。

各种质料的鞋

各种质料的鞋

皮鞋:鞮(鞮革;鞮屦;革鞮;鞔鞮) 靲革履(西服~) 革屣 革鞜 革屦革鞮 革鞜 韦沓
生皮做的鞋:革舄
兽皮做的鞋:鞮 鞜(革~)
柔软的皮革做的鞋:靻蹻
草鞋:屝(屝履;屝屦) 屩(芒屩) 蹻(履蹻) 躧 蹝 绳屦 绳履 绳菲 菅履 菅菲 芒屦 芒履 芒鞋 芒屣 不借 薄借 粗履
麻鞋:屝 屦(麻屦;葛~) 麻菲 麻履
帮高筒状的鞋:靴(靴子;靴脚;靴履;长~;马~) 鞟 鞾 络鞮 护腊
皮靴:革靴革鞾 革屦
防水的靴子:雨靴
靴和笏:靴笏 靴简
靴的筒形部分:靴桶 靴筒 靴统 靴筩 靴雍 靴靿
绣花的鞋:云舄 绣鞋 绣花鞋
绣龙的鞋:龙舄
绣有云形花纹的鞋:云履

☚ 各种鞋   木屐 ☛

草鞋cǎoxié

以茅草、三棱草、芒草、稻草等柔韧性草编织的鞋。起源甚早,南朝时仅为一般士人或贫者所穿,至唐代,其制作工艺更为细致,当时有平头小花草履。后代沿袭相传。其制法是,以竹丝为经、麻丝为纬,或以大麻为经、稻草为纬混合编织。先编鞋底,上编成网络,状如现代的凉鞋,穿着极为松软、轻便,故常为重体力劳动者和远行者所穿。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朱子语类》卷一五:“人入德处,全在致知格物。譬如适临安府,路头一正,着起草鞋便会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鞋》:“时珍曰:世本言黄帝之臣,始作履,即今草鞋也。”《水浒传》第十五回:“穿上草鞋……连夜投石碣村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四回:“劈头遇见一个和尚,身穿破衲,脚踏草鞋,向我打了一个问讯。”

草鞋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之一。用稻草搓成,与我国南方汉族农民穿的草鞋雷同。在旧社会,朝鲜族老百姓常年穿用。

草鞋

古代亦称“草履”、“芒履”、“芒鞋”等。用草编织的鞋子。曾广泛流行于我国许多民族之中。与其它种类的鞋靴相比,它不结实,极易损坏,但它取材方便,所用原料几乎俯拾皆是,无需花钱购买,只要会编,随时随地都可以制作。所以过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特别是南方民族,如瑶、畲、苗、彝、侗、布依、白、普米、纳西族等,都曾普遍穿着。现在南方民族地区仍能见到。

草鞋

188 草鞋

以草编成的鞋,南方的草鞋,底为草编成,无帮,以布条系住;北方的草鞋均以蒲草编成,底、帮一体,亦有以木板为鞋底者,冬日穿着,轻便、温暖。

☚ 靰鞡   千层底布鞋 ☛
草鞋

草鞋

用稻草、蒲秸、竹皮等编制的一种平底鞋,造型变化较多,根据地区传统习惯和编织工艺的区别而异,在南方农村尤其山区最为流行。

☚ 凉鞋   塑料鞋 ☛

草鞋cǎo xié

《本草纲目》服器部第38卷草鞋(20)。药名。
【别名】草屦、屩、不借、千里马(《本草纲目》)。
【功用主治】
❶《本草纲目》:“破草鞋,和人乱发烧灰,醋调,傅小儿热毒游肿。”
❷《本草拾遗》:“催生,治霍乱。”

草鞋

草鞋

旧时劳动者穿的一种简易鞋。流行于全省各地。用棕、麻、破布、笋壳等掺粘稻草、糯稻草、席草等织成,分别称为棕草鞋、麻草鞋、布筋草鞋、笋壳草鞋等。织时,将一四齿木钯形前有挂钩的工具,固定于长凳的一端,人坐在凳的另一端,将麻、布筋或稻草搓的链绳挂在木钯齿上,用草或麻或破布缠上一段,成为鞋后根,再用草、麻、笋壳、布筋等原料边搓紧边从草鞋链的四根经绳中像织布一样交叉编织,渐渐形成鞋底,于底上留两个襻子,留待穿时用链绳穿过,固定在脚面。湘人称织草鞋为“打草鞋”。打草鞋没有样子,随手而成,故谚云:“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但须掌握尺寸。过去劳动人民和穷困地区,人民穿不起布鞋,多穿草鞋。草鞋虽有价格低廉、夏天凉爽,雨天防滑的优点,然不结实,走长路或爬山时,一天能穿坏两三双。现已为胶鞋、皮鞋所取代。

☚ 姑娘辫   渔裤 ☛

草鞋

straw sandals


草鞋

straw sandals


草鞋

straw sandal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