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签1;草签2◉ 草签1 cǎoqiān 名 草标儿,旧时插在物品上,作为出卖的标记的草束。〈例〉这张半新旧的桌子插着~摆在市场上出卖/ 当日将宝刀插了~,上市去卖。 草签 草签条约草案已完成,缔约国代表尚未接到本国政府授权签字的命令前所作出的初步签字。缔约国代表在条约草案只签自己姓名的缩写或第一个字母,表示代表对条约草案的同意,不具有与正式签字同样的法律效力,故又名“缩写签字”或“临时签字”。条约草签后,一般不得修改,还必须正式签字,条约才能生效。草签在法律上不能约束缔约国政府。 ☚ 和约 批准书 ☛ 草签 草签cǎo qiān合作或缔约的双方代表在合同或条约草案上临时签署姓名。与“正式签字”相区别。〔例〕公司经理乘机去英国~协议。 ☚ 草拟 草约 ☛ 草签 草签cǎoqiān泛指一般协议、合同在正式签字前临时签署姓名。 ☚ 草莓族 草业 ☛ 签字 签字押字 押花 押号 ☚ 签名 签署 ☛ 草签initiale旧称“花押签署”,是在缔结条约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签署形式。草签不是缔结条约的必需阶段,通常由缔约谈判代表将其姓名的起首字母(我国谈判代表一般将汉字姓氏)签在条约文下面,表明条约约文已经确定,供谈判国政府考虑,然后准备进行正式签署。例如,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都经过草签。草签具有认证条约约文的效力,但不具使条约发生拘束力的效力。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0条规定:“条约约文依下列方法确定为作准定本:(甲)依约文所载或经参加草拟约文国家协议之程序;或(已)尚无此项程序,由此等国家代表在条约约文上,或在载有约文之会议藏事文件上签署,作待核准之签署或草签。”草签之后一般都要经过正式签署。例如,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都先后经过正式签署。草签之后是否进行正式签署,由谈判国自由决定。但是,如果谈判国有了协议,条约约文的草签可以构成条约的正式签署(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2条第2项(甲))。 草签缔约一方代表将其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汉字将其姓)签于条约约文下方,以认证该约文是正确及作准的行为。草签通常用于缔约各方谈判结束一段时间以后才正式签署条约的情形,以表明签署之前不再更改约文。依国际惯例,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的草签,原则上与正式的签署有同一效力。 草签由缔约国谈判代表在条约草案上签署其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中文则只签姓。表示谈判代表对条约草案文本已取得一致意见。草签并不表示其政府的正式同意,草签之后还要进行正式签字。 草签 草签缔约各方的谈判代表在已达成协议的文件上用缩写或简易方式签署,表示已对文件取得一致意见,可以制成正式文本,准备最后正式签署。草签在西文为谈判代表的首字母缩写,在中文则只签姓或只签名,所以草签也可叫“缩写草签”或“简签”或“临时签署”。草签不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但表示谈判代表对文件的认可和谈判已达成最后协议。1984年中英两国在对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文本达成协议后曾先由双方谈判代表草签,然后制成正式文本,由两国政府首脑于同年12月在北京正式签署。签署是订立一切条约必不可少的步骤; 草签可以是一个步骤,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 茶会 轴心国 ☛ 草签亦称“缩写草签”。条约正式签订前的一种简易签署形式。由缔约国代表在条约草案上签其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中文则只签姓。表示谈判代表对条约草案文本已取得一致意见。草签只构成对条约文本的认证,不具有正式签字的法律效力。 草签initialing 草签initial(指正式签署前的一种非特定的简单程序,表示双方代表对约文的一种认可。草签并非签署前的必须程序,一般来说,也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草签时,签名者一般只签前名,而不签全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