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堂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草堂寺 草堂寺 cǎotángsì 座落於陝西鄠縣城東南圭峰山麓。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建。以其時鳩摩羅什自西竺來,爲建草堂,譯經其中,故稱。唐改稱棲禪寺,俗仍呼今名。清雍正間重修。後毁,民國初年復建。現存山門、大殿、廊廡、碑亭與鳩摩羅什舍利塔等。寺有定慧禪師傳法碑等石碑二十餘通。參閱雍正《陝西通志·祠祀一·西安府》、《嘉慶重修一統志·西安府四·寺觀》。 草堂寺成都著名寺院。原位于成都市杜甫草堂东侧,现已并入杜甫草堂博物馆。其始建与沿革说法不一: 一说为南朝所建,即古益州草堂寺,杜甫故居近寺,故取名草堂,寺名非后取。一说为唐代创建。杜甫举家东下,杜居即为西川节度使崔宁妻冀国夫人任氏所居。后来,任氏舍宅为寺,即是梵安寺,内有冀国夫人祠。一说原为尼姑所居,名桃花寺,隋文帝时改僧寺。唐代宗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重修,以任氏为浣花女便绘任氏画像悬于寺内。宋改称梵安寺,俗呼草堂寺。清康熙四年(1665年) 重修。今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即今草堂大门后的几进院落。 草堂寺在西安西南50多公里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原为十六国时后秦的“逍遥园”旧址。姚秦弘始三年(401)改为寺庙,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寺内有鸠摩罗什舍利塔一座,高2.23米,八面十二层,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灰八种颜色玉石雕刻镶拼而成,又称“八宝玉石塔”。现存建筑为中华民国时期修建。寺院山门高大,有钟楼、鼓楼、大殿及两侧厢房。寺院周围风景优美,南对圭峰,东临沣水,日落之际,淡雾轻烟迷漫圭峰。寺西北是一座古亭,亭中有一古井,相传古井已历经千载。每当夕阳返照,便有清淡烟雾,故有“草堂烟雾”之说,为“关中八景”之一。 草堂寺 草堂寺佛寺。三论宗发祥地。位于今陕西户县城南15公里圭峰山下的草堂营村。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遣将破吕隆,从凉州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经。后于园旁构一堂,以草苫盖,称为大寺。罗什“尝讲经于草堂寺”。弘始十五年(一作十一年),罗什在长安圆寂,骨灰葬逍遥园,并建鸠摩罗什舍利塔。魏末周初,大寺分为四部分,草堂寺即其一。唐定慧禅师重建后改为栖禅寺。宋乾德四年(966),改为清凉建福院。金复旧称。清雍正时改名圣恩寺。同治以后被毁,民国年间重建。1952、1956和1981年三次翻修。寺内现有新建大殿五间,内供阿弥陀佛一尊,日本赠鸠摩罗什木雕坐像一尊; 回廊12间,壁嵌古碑20余通; 钟楼一间,内置明钟一口; 鼓楼一间,内竖大中九年(855 ) 《定慧禅师传法碑》一通。 ☚ 千佛铁塔 鸠摩罗什塔 ☛ 草堂寺 草堂寺佛寺。三论宗发祥地。位于今陕西户县城南15公里圭峰山下的草堂营村。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遣将破吕隆,从凉州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经。后于园旁构一堂,以草苫盖,称为大寺。罗什“尝讲经于草堂寺”。弘始十五年(一作十一年),罗什在长安圆寂,骨灰葬逍遥园,并建鸠摩罗什舍利塔。魏末周初,大寺分为四部分,草堂寺即其一。唐定慧禅师重建后改为栖禅寺。宋乾德四年(966),改为清凉建福院。金复旧称。清雍正时改名圣恩寺。同治以后被毁,民国年间重建。1952、1956和1981年三次翻修。寺内现有新建大殿五间,内供阿弥陀佛一尊,日本赠鸠摩罗什木雕坐像一尊; 回廊12间,壁嵌古碑20余通; 钟楼一间,内置明钟一口; 鼓楼一间,内竖大中九年(855 ) 《定慧禅师传法碑》一通。 ☚ 千佛铁塔 鸠摩罗什塔 ☛ 草堂寺 草堂寺佛寺名。在陕西户县城东南约40里的圭峰山下。后秦弘始三年 (401),姚兴派人从龟兹迎来名僧鸠摩罗什,先到长安,初经逍遥园,后来在圭峰下建一大寺 “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苫盖,于中泽经”因此名为草堂寺,所以 “始因罗什法师得名” (《释氏要览》)。后毁,唐昭宗时(888—904)重建,宋以后多次重修。现存大殿三间及东西配房各二间。廊房内壁嵌有历代碑刻20余块。寺内最为著名的是《定慧禅师传法碑》,为裴休撰书,柳公权篆额,立于唐大中九年 (855)。还有鸠摩罗什舍利塔,高2. 33米,八面十二层,是用八种不同颜色的玉石雕刻镶拼而成,工艺精湛,手法纯熟,极富唐风,俗称八宝玉石塔。 ☚ 华严寺 金山寺 ☛ 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县城东约20公里宋村乡草堂营村。后秦王姚兴崇奉佛教,于公元401年迎请著名僧人鸠摩罗什翻译佛经。传说鸠摩罗什在此的译经场是一座草苫盖顶之屋,故名“草堂”。唐中叶名僧宗密将草堂改建为栖禅寺,唐末毁于兵燹,现存殿宇系明清重修。寺内有唐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高2.33米,八面12层,西域玉石镶砌而成。各层玉色不同,有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故又称“八宝玉石塔”。塔北竹林中有一口奇特古井,传说每当秋冬清晨,井内会冒出一股烟雾,直往长安飘去,人称烟雾井。“草堂烟雾”为关中八景之一。清人朱集义诗云:“烟雾空濛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缈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今井虽干涸,井上之建亭犹存。寺院二门内侧有护碑走廊,廊内20多块石碑,其中定慧禅师传法碑立于唐大中九年(855),碑文系裴休撰写,柳公权篆额。鸠摩罗什(344—413)是中国四大佛教翻译家之一。草堂寺为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寺东有紫阁、大顶诸峰,山势险峻,景色峭丽。 ☚ 渼陂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 草堂寺 草堂寺寺院名。位于西安西南20公里秦岭圭峰山北麓,在户县草堂镇草堂营村。建寺年月已不可考,后以鸠摩罗什法师而得名。后秦弘始二年(公元400年),姚兴迎请祖籍印度的龟兹(今新疆库车)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先住逍遥园,后移住此寺。据《释氏要览》载,罗什“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苦(当为“苫”)盖,于中译经”,草堂寺之名即由此而来。罗什在此寺译经说法,各地前来听经者达五千人之多。中国佛教中的三论宗与成实宗, 即由鸠摩罗什创立于此。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入寂之后,葬骨于此草堂寺,并建造一塔。现舍利塔仍存,立于寺侧一座砖筑花墙围绕的六角护塔亭中。塔名“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之塔”,高2.6米,八面十二级, 由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黄、浅兰、赭紫及灰色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而成,故又称“八宝玉石塔”。塔下层有浮雕的须弥山座, 三层云台, 蔓草花纹。中间八角形龛上的屋脊形盖上有浮雕的圆珠顶,盖下有阴佛像等。寺院西北部有一水井,每当夕阳西下,水汽上升,缭绕于空,雾气腾腾,直往帝都长安飘去, 人称“烟雾井”,“草堂烟雾”,是长安八景之一。唐代于宪宗元和中(公元806~820年)、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多次重修,并改称栖禅寺,但仍以草堂寺相称。五代后梁开平年间(公元907~911年),改称建福禅院,宋代仍沿用草堂、栖禅之名。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又改名圣恩寺,但人们仍以草堂寺相称。现寺中二门前西边亭内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碑石,系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所立,为唐代名书法家裴休撰书,柳公权篆额,寺内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所立碑石24通。寺内原有殿宇已毁,现存殿宇及房舍,都是后来所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道安寺 逍遥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