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然水域生态养殖
利用草原天然水域,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养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养殖。在草原天然水域进行渔业的生态养殖,基地的土壤、水质和空气要符合国家标准。水域是人工增殖、养殖河蟹的基本条件,在养殖鱼类、虾蟹的水域中,水草对鱼类、虾蟹的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定数量的水草,有利于鱼类、虾蟹觅食、栖息、隐蔽、蜕壳生长。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鱼类、虾蟹逃避敌害的侵袭,水草还可以净化水质,可以吸收水中氨、氮、无机营养盐类,同时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满足鱼类、虾蟹对溶氧的需求,对pH值有一定的稳定作用。水域选择的草原湖泊水库,无污染、多水草、溶氧丰富、水质清新的水体中,面积500-5000亩,水质良好水域培育出的河蟹,体色青绿、底板青白、味道鲜美,相反,水质差则鱼类、虾蟹体色发黑,且有土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