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荀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荀勖 荀勖?—289律学家。字公曾。颖阴(今河南许昌)人。初仕魏。入晋后拜秘书监,进光禄大夫(掌管乐事),终于尚书令。因原笛律无严格律数,于泰始十年设计制作出一套十二支笛律,其形如箫,每支都可吹出一种调式,并应用“管口校正法”。作有《正旦大会行礼歌》、《王公上寿酒歌》等歌词。 ☚ 阮咸 桓伊 ☛ 荀勖 荀勖?—289魏晋间音乐家,乐律学家。字公曾,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初仕魏,入晋后领秘书监,进光禄大夫,掌管乐事,官终尚书令,封济北成候。荀勖的乐律学成就有两个方面:一在古代尺度的考古研究中,制定了律尺; 一在笛律的创制里,解决了“管口校正问题,成为古代声学史上的一个创举。 ☚ 嵇康 何承天 ☛ 荀勖 荀勖?—289西晋辞赋家。《晋书》有传。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入晋,封济北郡公,拜中书监,领著作,进光禄大夫,官终尚书令。曾同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汲郡冢中发现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以为《中经》。今存《蒲萄赋》1篇,《艺文类聚》辑录6句。原有集,新、旧《唐书》“经籍艺文志”载目20卷,已佚。 ☚ 荀况 赵岐 ☛ 荀勖 荀勖?—289字公曾,西晋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 人,父荀肸,早死。勖跟随舅氏长大,聪明好学,10余岁能作文。初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历任中书通事郎、安阳令、廷尉正,参大将军司马昭军事,转从事中郎,赐爵关内侯。勖多次为昭献策,得到他的信任。及钟会谋反,有人认为勖是钟会的从外甥,劝司马昭斥出之,但昭不听。使勖陪乘,待之如初,并与裴秀、羊祜共管机密。将发使聘吴,昭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皓,最后采用勖所作书。孙皓见书后报命和亲,昭对勖说:“你所作之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 司马昭即晋王位,以勖为侍中,封安阳子。武帝受禅,改封为侯,拜中书监,加侍中,与贾充共定律令。勖曾向武帝盛赞贾亮之女贾南风,促成她与太子司马衷的婚姻,故为当时正直者所疾,而获佞媚之讥。后进位光禄大夫,领秘书监,与石苞等并为佐命功臣,列于铭飨。武帝素知太子司马衷闇弱, 恐后乱国,于是遣勖及和峤前往观察,勖回报武帝时大称太子之德,而和峤则说太子与从前一样,于是天下赞峤求实的可贵品德,而鄙薄勖的虚伪作风。武帝又闻知贾妃暴虐,欲废贾妃,勖与冯紞等却再三劝谏,故得不废,时议以为勖倾国害民,是孙资、刘放一样货色。但勖为人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富布,终不为言,不欲使人知已参预朝政。又以勖为守尚书令。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迁争,所以能始终全其宠禄。太康十年(289) 死,诏赠司徒。荀勖曾整理汲郡墓中古文竹书,撰为 《中经》。 ☚ 董贤 刘超 ☛ 荀勖?—289西晋目录学家。字公曾,谥号成,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曾任秘书监、尚书令等职。撰有《中经新簿》,开创四部分类目录体例。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荀勖Xun Xuman of letters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Xun Gongzeng,etc. 荀勖? —289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汉司空荀爽之曾孙。外祖为魏太傅钟繇。仕魏大将军曹爽掾,后为司马昭大将军参军事,赐爵关内侯。侍中,封安阳子。晋代魏,拜为中书监,加侍中,进位光禄大夫。俄领秘书监整理记籍。又改尚书令。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太康十年卒,诏赠司徒。谥曰成。 荀勖?—289西晋律学家。字公曾。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初仕魏,累官侍中,入晋封济北郡公,拜中书监,进光禄大夫,官至尚书令。掌管乐事,考定律吕,在他所制的十二笛中,实际上已应用了“管口校正”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