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与《荀子》
荀况,号“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养生学家。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享年75岁。原为赵国人,后在兰陵著书而至寿终。其著有《荀子》一书,共32篇。书中阐述了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和伦理政治思想等,荀况对养生的论述散见于《荀子》中,主要有如下3方面:
❶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万物的生长是得于自然界的和养之气,并不是天的意志。因此,人类对于自然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对养生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只有认识到人的生死非“天命”注定,而在人为,人们才有可能积极养生,努力进取,争取“度百岁乃去”。
❷养备而动时。荀子认为,人应当保证营养充足,平时注意劳动、运动,掌握养生的正确方法,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长寿的目的。
❸“节制”以养心。荀子认为,人们应当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积极进取,但同时也要注意不应想入非非,要合乎情理,要有节制。这是养心的重要方面。只有心静,才有可能健康长寿。总之,荀子的养生观是唯物的,是求实的,是积极进取的。他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