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树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树气候tea treerelated climate

在茶树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各种适宜的气候条件, 包括温度、光照和水份。它对茶树的分布、茶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
温度 温度对茶树的影响, 包括气温和土温两方面。茶树的分布范围, 生长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日平均气温连续天数达10℃以上时, 茶芽开始萌发。因品种的不同, 茶树萌发的起始温度有所差异。以后随温度上升,生长加快,最适宜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18~30℃。茶树生长的有效积温(>10℃)在3 500~4 000℃。中国茶区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一般在4 000~8 000℃。茶树有效积温愈多, 生长期愈长。如北部的胶东半岛, 茶树生长期是5月中旬至9月下旬,而海南岛茶树几乎全年生长。茶树对低温的反应较敏感, 茶树忍耐的极端最低温度大致在—6~—18℃。但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例如云南大叶种,在—5℃时,叶片就要受害; 而一般小叶种能忍受—12~-18℃的低温。当气温高于30℃, 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日平均气温超过35℃, 且持续几天, 茶树枝梢枯萎、叶片脱落。通常8~10℃的土温、茶树根系开始生长,土温30℃时,根系生长快, 易老化; 土温25℃左右,根系生长最适宜; 土温36℃左右, 根系停止生长。
光 光对茶树生长、运动、休眠和发育都有影响。❶光与茶树生长: 光提供茶树生长的物质基础, 它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茶树种子在暗中萌发生长, 一旦贮藏物质消耗殆尽, 幼苗便饿死。暗中培养的茶树幼苗, 称为黄化幼苗 (图1)。光对茶树生长有抑制作用, 但对细胞的分化是必需的。光对形态建成的直接作用, 称为光范型作用 (图1)。光强度愈高, 抑制作用愈大。一般认为, 光抑制生长与光对生长素的破坏有关。不同波长的光对生长速度和形态建成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影响: 红光促进叶伸展, 抑制茎的过度伸长, 使黄化幼苗形态正常; 在没有云雾条件下, 蓝紫光抑制生长, 阻止黄化; 紫外线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大。高山气温低, 日照长度短,霜日多,生长期缩短, 所以高山的茶树生长矮小, 叶小, 茸毛发达, 叶绿素含量高, 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质增加。茶树种植过密, 群体内部光强度低, 骨干枝细、分枝节间长、分枝少, 分枝角度小, 上部叶层变薄, 而中、下部无叶。同一茶丛, 上层叶片处于强光下, 具有阳叶叶厚、机械组织发达、两层栅栏细胞的特征(图2); 下层叶片处于弱光下,具有阴叶叶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一层栅栏细胞的特征(图3)。在遮荫下,光强、光质等条件
发生变化,使茶树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若干适应特性。过度遮荫, 生长不良; 适度遮荫, 有效地满足茶树耐阴的习性, 生长良好。叶大、色深、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b含量相对提高, 芽叶持嫩性好, 叶含氮化合物增多, 茶多酚、纤维素减少, 绿茶品质提高。
❷光与茶树休眠: 在16°S~19°N地区的茶树,全年进行生长; 17°S以南和22°N以北,茶树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即春季休眠芽的萌发, 春夏季的旺盛生长, 秋季生长缓慢, 冬季进入休眠。休眠是对低温的防御, 是秋季日照长度缩短的作用, 诱导茶树对低温发生形态和生理上的适应。巴瓦等人(1969年)研究认为:当冬季有6周白昼日照长度短于大约11小时15分,灌木型茶树就要通过一个相对的休眠期(16°~18°N以北和16°~18°S以南地区)。日照长度愈短, 休眠期愈长。反之,用人工延长日照长度至13小时, 就打破茶树冬季休眠,促进茶树生长,并抑制茶树开花。在短日照季节用赤霉素处理茶树,便刺激茶树在短日照下生长。因此, 赤霉素处理可代替长日照的作用。


图1 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图2 福鼎大白茶阳生叶横切


图3 福鼎大白茶阴生叶横切


水分 水是茶树的重要组成成分, 而且是最大的组成部分。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是吸收、运输物质的溶剂;能维持茶树细胞的膨胀。细胞分裂和伸长要求充足的水分。水分是茶叶丰产优质的重要保证。茶树不同器官、同一器官不同年龄,含水量差异很大。生长旺盛的芽叶含水率达75~80%, 老叶含水率65%左右;枝干含水率约45~50%; 主根含水率50%左右;而吸收根含水率高达78%以上。茶树各器官含水量还随生理状态、季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茶树内的水分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状态。自由水参与代谢活动, 代谢旺盛的器官自由水含量高; 束缚水不参与代谢活动, 一般束缚水含量高, 茶树抗性较强。茶树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环境中的水分包括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❶降水量: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年降水量是1 500毫米左右。在生长期中, 月降水量有100毫米就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假如连续几个月的月降水量低于50毫米, 茶叶产量便显著下降。茶叶产量与蒸发蒸腾总量、降水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蒸发蒸腾总量大于降水量时, 当季产量便受严重影响。中国大部分茶区年降水量在1200~1800毫米之间。一般均能满足茶树生长和丰产要求。但是, 茶树生长期中的需水量不是均衡的, 一般夏季需水量最多, 春、秋季次之。在夏秋季节常出现伏旱和秋旱的地区, 应及时采取供水措施。中国南部的海南岛、云南等部分茶区,尽管终年气温较高, 但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各月茶叶产量有随降水量高低而增减的趋势。总之, 年降水量高低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决定于生长季节降水量的分布均匀, 同时也与气温和蒸发速度等有关。(2)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及其相关因子所制约, 并且还受茶树蒸腾量的影响。适于茶树生长的土壤含水量, 上限是田间持水量的90%, 下限是田间持水量的60%, 以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最好。茶树芽梢细胞分裂和伸长, 特别需要水分供应。土壤水分不足, 阻碍细胞伸长, 芽梢短, 提早出现蛀芽而老化, 叶小质硬。茶季结束后, 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 以利秋末茶树根系生长、水肥吸收、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和养分贮藏。冬季茶树休眠, 仍需要满足生理需水,有利于茶树越冬抗冻和来年春茶产量形成。
❸空气相对湿度: 茶树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相对湿度高,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降低茶树蒸腾作用, 从而减少水分消耗, 起着补偿降水量不足的作用; 特别是云雾多, 空气相对湿度高, 便减少对茶树生长不利的直射光, 降低了光强度, 改变了光质, 增加漫射光比重, 茶树新梢中纤维素含量少, 芽叶柔嫩, 咖啡碱、氨基酸、蛋白质较多, 高山云雾茶因而成为优质名茶。中国一些名茶区, 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等, 除其它方面的优越条件外, 多由于山高云雾萦绕, 空气湿度大, 或近江河湖泽、水气交融, 茶叶品质极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