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茉莉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茉莉花 茉莉花民间曲调名。亦名“鲜花调”。是清代以降十分流行的小曲。原词名《张生戏莺莺》,共有十段歌词,敷演崔、张爱情故事。“好一朵茉莉花”是第一段歌辞,以香味诱人的茉莉花起兴,表现张生以及一般初恋男子的“惊艳”而一见钟情,欲表达爱慕之情又羞于开口的矛盾心理,十分形象生动。〔茉莉花〕乐调优美,旋律起伏较大,小跳进较少,节奏形态变化较多,曲折流宕,具有浓郁的南方风味。 ☚ 花儿 无锡景 ☛ 茉莉花 茉莉花短篇小说集。顾明道著。1932年8月上海益新书社初版。 ☚ 灰色 血祭 ☛ 《茉莉花》
茉莉花未开时珍珠模样, 开来时香更香。 赏花人闷倚在栏杆上, 欲待要摘一枝, 怎奈我手不长? 十二个时辰,乖乖!刻刻的把你想。 ——清·无名氏辑《万花小曲·劈破玉》 本篇以花喻人,寄托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茉莉花,夏季开花最盛,秋季也开花,花白色,有香气。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为庭园或温室内常见的盆栽芳香植物之一。 “茉莉花未开时珍珠模样,开来时香更香。”这既是对茉莉花的实写,又寄寓了作者的赞赏和爱慕之情。 “赏花人闷倚在栏杆上,欲待要摘一枝,怎奈我手不长!”这就由爱慕之情,发展到占有之欲,并且表现了由于受客观环境的限制,使他的欲望无法实现,为此而感到颇为苦闷和踌躇。无奈,只有“十二个时辰,乖乖!刻刻的把你想。”十二个时辰,即昼夜。旧时以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合现在的二小时。这种不分白天黑夜, “刻刻的把你想”的相思之情,显然绝不是实指一枝茉莉花,而是以茉莉花来象征他心目中的美女。诗中虽然只字未提有任何人阻挠他的自由爱情,但是从他的苦闷和相思之情中,却使人强烈地感受到那是个爱情不自由的社会。 采用以花喻人的艺术手法,来描写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苦恼和相思,使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正因为爱情不自由,才要以花喻人;通过以花喻人,便使爱情不自由的苦闷和相思之情,不但显得更加隐晦、深沉和压抑,而且增添了形象的生动性,令人倍感妙趣横生,可喜可悲! 茉莉花
〔日本〕 蒲原有明 悲叹呜咽,我灰暗的心百无聊赖, 室内悬着缥缈的纱帐,耀眼地 映出你那日的芳颜,在妖媚的郊野,开着 妖艳的茉莉花,清香四溢。 纵令你有迷魂的私语劝诱, 我仍得拥着你无休地哭泣。 至密的忧愁,梦幻的圈套—— 你的柔腕缠住我可怜的粗臂。 待到一夜不见你, 只闻你沙沙的丝裙传声息, 我的心也定会痛裂不己。 在夜室的茉莉花的香波里, 浮现出你的微笑,永远地, 温柔地,沁透我的创痍。 (罗兴典 译) 蒲原有明(1876——1952)东京人,日本象征主义诗人的开创者。他主张“放宽本国语言的制约,寓近代人之幽情妙致于其中”,因为“近代人在视听上相互交错,情念复杂,”要表现这种情念,必须借助朦胧的,扑朔迷离的诗歌形式,通过官能的感应来探索人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的熏染下,相继发表了《嫩草叶》、《独弦哀歌》、《春鸟集》、《有明集》等象征主义诗集,其中《有明集》(1908)是公认的“日本诗坛上第一期象征主义的纪念碑。”为此他被誉作“探索心灵的诗人”。《茉莉花》即选自集作者的象征主义诗风之精纯的《有明集》。 在第一联里,开篇伊始就展露出一颗“悲叹呜咽”、“灰暗”、“百无聊赖”的“心”。长于思索和暝想的诗人有明,其本意是将此“心”比作一间抽象而神秘的房屋,以下渐次扩现的情状,均不是具象的实景,而是涂抹刻画在心屏上的“心象风景”。在这玄想的亦真亦幻的世界里,飘然朦胧地映出了恋人熟悉可亲的面影,那悬挂的纱帐里出现的光彩照人的阿娇,生就着茉莉花般艳丽迷人的姿容。从而为凸现主人公对含情脉脉的恋人产生的曲折执着的恋爱心理之伸延铺下轨道。 承继第一联,第二联勾画出一对情侣悲欢交织、苦乐相间的心理纠纷。纵然有令人神魂颠倒的窃窃私语和冲动激发下的情热拥抱,却仍难使主人公一味沉浸在灵肉相系的欢快中,矛盾的心理驱使他生发出“至密的忧愁”,明知是“梦幻的圈套”,却欲罢不能,粗臂被柔腕所挽却不能恣意任情,尽畅其美。这里足以窥见作者自身潜在意识的印痕,显示出有明笔下的主人公企愿在本能的驱动下,顺随官能的欲求去痛痛快快地生活。这深埋肉体内部的呼叫与向往宗教式灵魂世界的愿望,二者共存于作者生命的载体中。所以,主人公一方面要疏离欲魔,憧憬清净的精神世界,一方面又为本能的骚动所苦恼。剔抉出本能与理性、肉与灵的相克关系。 第三联是灵肉格头中前者居上时的呻吟。不见恋人的玉容,空闻那丝裙沙沙摩裟声,耳闻心动,这是一个辗转难眠而悲孤的漫漫长夜,恼人的官能跃动在一阵强似一阵地折磨着他。 第四联里诗人描绘的是,在茉莉花四溢的清芬里绽开了恋人甜美的微笑,主人公心灵的创口沁入了隐隐的痛苦和富于快感的欢欣。这里,把意欲陶醉于恋爱美酒里的情思和与之相碍的近代自我意识之间交错的纠葛,表现得纤细优美却又阴影远阔。让一个欲殉情的自我和警策自我的另一个理性的自己相互撕杀,藉此造成心理上的纠纷,这是有明的恋情诗的深层主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运笔构思之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茉莉花》四联诗分别通过视、触、听、嗅四种感觉的演进化变,构酿出一种浓密的象征情绪,尤其是历来在诗歌领域里被当作低级感觉的嗅觉,在本诗的尾声收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象征诗的特色之一。其次是,与写实诗相异之处在于仰赖自由的想象力来勾画人为的形象,即象征派力说的源于幻想意识的形象化创造风格。 评论家角田敏郎指出:“《茉莉花》用语言构筑起了一方幻影和幻听的世界。茉莉花甘美的花香诱惑下的官能,借助7、5、7或5、7、5连续波动的优雅韵调,形成了一个拒绝靠五官来做理性分析的融合的世界,理所当然地要评断为进入了情绪象征秘境的诗篇。” 蒲原有明的象征主义诗风,受法国象征主义诗坛魁首魏尔兰的影响颇深。魏尔兰是一个行为不检、怅惘颓废却又憧憬天主教清净的宗教世界的诗人,公认为西方世纪末诗人的代表。在这种意义上看,有明诗魂是最切近象征派的本质的,萩原朔太郎评述道:“有明无愧是日本诗坛上率先摄取西洋近代诗神韵的第一个诗人。” 茉莉花mò·li huā茉莉的花,白色,有浓郁的清香: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三八·873)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茉莉 > 茉莉花 茉莉花 mòlìhuā 亦稱“萼緑君”、“小南强”、“雅友”、“神客”。即茉莉。宋·張邦基《墨莊漫録》卷七:“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鬱烈,而茉莉花爲衆花之冠……顏博文(持約)謫官嶺表,愛而賦詩云:‘竹稍脱青錦,榕葉墮黄雲。嶺頭暑正煩,見此萼緑君。”宋·陶穀《清異録·百花》:“南漢地狹力貧,不自揣度,有欺四方傲中國之志,每見北人,勝誇嶺海之强,世宗遣使入嶺,館接者遺茉莉,文其名曰小南强。”元·程棨《三柳軒雜識》:“茉莉花爲神客”。明·都邛《三餘贅筆》卷一:“會端伯以茉莉爲雅友,張敏叔以茉莉爲遠客。”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末利花 > 茉莉花 茉莉花 mòlìhuā 同“末利花”。 木本花 木本花迎春花:僭客 金腰带 黄寿丹 ☚ 果树花 草本花 ☛ 茉莉花药名。出 《本草纲目》。又名奈花、木梨花。为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花。产江苏、四川、广东等地。辛、微甘、温。理气止痛,辟秽开郁。 茉莉花汉族传统民歌。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各地。内容来自唐人元稹所作《会真记》(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相爱的故事。原词多段,经常演唱的是头一段歌词。《茉莉花》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曲调。东北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从南方移植来的,音乐抒情、悠雅、节奏也较平稳,具有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特点。另一种是北方特有的,曲调活泼、明快,节奏轻巧、跳跃、充分表现了东北人泼辣、粗犷的性格和幽默、乐观的情绪。 《茉莉花》江苏民歌。曾名为《双叠翠》、《双叠词》、《鲜花调》。最早见于1838年《小慧集》卷12,工尺谱记录。全国流传,尤以江浙、华北、东北3地流行最广。18世纪末期流传至欧洲及南美地区。1768年卢梭音乐辞典收该曲。普契尼歌剧《图兰多》使用了此曲调。 茉莉花 《茉莉花》Molihua汉族,江苏民歌,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颂,含蓄表达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曲调优美流畅,调式为五声音阶征调式,曲式为单乐段结构。全曲三个乐句,前两乐句各为四小节,第三乐句六小节一气呵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旋律中切分节奏的运用,加强曲调的轻盈活泼,结尾在反复第三乐句时,更把旋律扩充到五小节,造成全曲的高潮。流传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曲调有相同的,有近似的,有不同的。 ☚ 牧歌 转圆圈 ☛ 茉莉花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双子叶植物。木犀科常绿灌木。株高50厘米至2米,单叶对生,宽卵圆形至椭圆形。聚伞花序,生当年新枝顶端,序花3~9朵,单瓣或重瓣,十分芳香,花期6~9月。茉莉花原产东亚热带地区,香味宜人,洁白如玉,北方作盆花栽植,南方则地栽供作园林绿化种植。在广州、漳州、福州、南宁有大面积的茉莉花种植园,年产鲜花上千万千克,鲜花用作提取芳香油,供作医药、食用、化妆工业原料,大量鲜花用作熏制花茶。茉莉花茶为我国北方人民,以及欧美饮茶者所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写道,“从中国的茉莉花茶里,我发现了芬芳的春天”。茉莉花喜高温和强的光照环境,北方种植夏季应放在庭院或阳台上,冬季放窗前光照好的地方,生长适温20~35℃,冬季室温应不低于15℃。茉莉盆栽宜使用疏松肥沃的腐殖土加入较多的有机肥,春季结合换盆,施些发酵好的饼肥粉末,同时去除病弱枯枝。粪肥充足,光照好,及时浇水,枝叶健壮,花香浓郁。茉莉扦插育苗,在高温高湿的7~8月份扦插生根最快。夏、秋季取当年生枝,带踵插或剪成10~15厘米长,去掉基叶,按行距8厘米,株距4厘米,每平方米可插300株左右。家庭育苗将掰下的小枝基部泡在水瓶内,也能生根成苗。 茉莉花 ☚ 扶桑 两色茉莉 ☛ 茉莉花mò lì huā《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茉莉(2)。药名。 茉莉花mòlihuā出《本草纲目》。为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 (L. ) Ait. 的花。产于江苏、四川、广东等地。辛、甘,温。理气和中。治下痢腹痛, 煎服: 1. 5 ~4. 5 克。本品含挥发油、茉莉花素等。 茉莉花 茉莉花茉莉花,又名柰花、鬘华。始载于《本草纲目》。为木犀科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 (L.) Ait.的花。产于江苏、四川、广东等省。 ☚ 代代花 娑罗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