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茆Liǔ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祭公后有茆氏。” 明代有茆永庆,山东人,洪武中陕西佥事。 茆Máo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奉新,安徽之泾县、贵池、霍山,山西之太原、大同,甘肃之徽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上声” 部,今多音máo。《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祭公后有茆氏。”或云茆氏即茅氏。祭公,周公之子。故此当系出姬姓。 茆mǎo植物名,即鳧葵。又稱莼菜。張衡《南都賦》:“藻茆菱芡,芙蓉含華。” 茆 茆mǎo莼菜。《鲁颂·泮水》三章:“思乐泮水,薄采其茆。”乐,快乐。泮水,水名。采,采取。毛《传》:“茆,凫葵也。”陆玑《草木疏》:“茆与荇菜相似,叶大如手,赤圆有肥者,著手中滑不得停,茎大如匕柄,叶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诸陂泽水中皆有。”《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 “莼,茆、水葵、露葵。”〔集解〕:“莼生南方湖泽中,唯吴越人善食之。叶如荇菜而差圆,形似马蹄。其茎紫色,大如箸,柔滑可羹。夏月开黄花。结实青紫色,大如棠梨,中有细子。春夏嫩茎未叶者名为稚莼; 叶稍舒长者名为丝莼; 至秋老则名葵莼。” ☚ 苓 茑 ☛ 茆读音m·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莫饱切,上,巧韵。 上一条: 媌 下一条: 猫 茆读音m·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莫饱切,上,巧韵。 上一条: 鉚 下一条: 峁 ![]() ![]() 茆máo茆鳧葵也。《周禮·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實,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青菹,茆菹,麋臡。”鄭玄注: “鄭大夫讀茆爲茅,茅菹,茅初生;或曰茅,水草。杜子春讀茆爲卯。玄謂……茆,鳧葵也。”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女菀 > 茆 茆 máo 即女菀。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常蔬 > 蓴 > 茆 茆 mǎo 即蓴。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茆 茆 mǎo 亦稱“蓴”、“蒓”、“水葵”、“露葵”、“馬蹄草”。睡蓮科植物蒓菜的莖葉。多年生草本。莖細,浸水中。葉片卵形或橢圓形盾狀,上面緑色,下面紫色,有瓊脂樣的粘質。主治熱痢,黄疸,疔瘡,癰腫。始載於先秦典籍。《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茆。”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蓴》:“主治消渴,熱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蒓》:“〔釋名〕茆、水葵、露葵、馬蹄草。時珍曰:蓴字本作蒓。”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女菀 > 茆 茆 mǎo “女菀”之别名。 女菀【同义】总目录 女菀白菀茆 茆 茆药草。女菀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女菀》。 ☚ 白菀 不死草 ☛ 茆*DCE2 常见的草 常见的草席草:苞 藨草 茳芏 水毛花 ☚ 野草 香草 ☛ 茆mǎo《本草纲目》草部16卷女菀(299)。药名。女菀的别名,详见“女菀”条。 茆máo ❶ {植} (白茅) cogongrass 茆mǎo ❶ [书] (莼菜) water shield △茆máo8画 艹部 同“茅”。茅草。 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