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茄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佩飾、衣飾部 > 佩飾 > 茄袋 茄袋 qiédài 即荷包,多懸於腰帶。《宋史·輿服志六》:“金主法物,有皮茄袋。”參見本類“荷包”。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其他 > 茄袋 茄袋 qiédài 放置銀錢的荷包。繫於腰間,形似茄子,故名。此稱始見於宋代,舊時沿用。《宋史·輿服志六》:“其法物有……銷金玉事件二,皮茄袋一,玉事件三。”《金瓶梅》第三回:“便向茄袋裏取出來,約有一兩一塊,遞與王婆子,交備辦酒食。”無錫元墓中曾出土一錢袋,古黄色,素綢質,夾層,横式,上端開口,長二十七·二厘米,寬十五厘米。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荷包 > 茄袋 茄袋 jiādài 即荷包。用以盛裝什物。一説茄本指荷。《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漢書·揚雄傳》:“衿芰茄之緑衣兮,被夫容之朱裳。”顔師古注:“茄亦荷字也,見張揖《古今字譜》。”《宋史·輿服志》:“金主法物,有玉帶及皮茄袋。” 各种用途的袋 各种用途的袋供人倚凭的软囊:隐囊 ☚ 袋子 套子 ☛ 茄袋jiādài也称“顺袋”。佩挂在身边用以盛放零星细物的口袋。以布帛或皮革制成,袋口穿有绳带,可供系束,袋身则有褶裥。此称始见于宋代,后世沿用。《宋史·舆服志六》:“带上玉事件大小一十八;又玉靶铁剉一,销金玉事件二,皮茄袋一,玉事件二。”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一九:“凡遇外出游幸……各穿窄袖,束玉带,佩茄袋、刀帨。”《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西门庆拿剪刀,按妇人顶上,齐臻臻剪下一大绺来,用纸包放在顺袋内……桂姐便问:‘你剪的他头发在那里?’西门庆道:‘有,在此。’便向茄袋内取出,递与桂姐。” 茄袋〈名〉一种状如茄子的精致荷包,随身佩带,可盛放零钱等。也称顺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