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娟1924—;女浙江嵊县人 越剧表演艺术家。曾任上海越剧院艺委会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为越剧“范派”小生艺术的创始人。 著有《范瑞娟唱腔选集》、《我的童年》等。 别名:范苑 范瑞娟我的丈夫我的蜜月 “我的婆家在无锡”——访范瑞娟 我的童年与科班生活 漫话当年岁月艰——离家别亲,初到上海 | 范瑞娟 王丰 范瑞娟 范瑞娟 | 解放日报1957年3月24日 文汇报1985年5月11日 青年一代1980年2期 文化娱乐1982年2期,越剧艺术家回忆录 第19页 | | 但有一枝堪比玉——范瑞娟香港会徒记 | 周培松 | 戏文1982年4期 |
范瑞娟| 舞台上下梁山泊——记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 | 周培松 | 长江戏剧1985年6期 | 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范派艺术研讨会和演唱 会在杭州举行 | 李方诗等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235页 |
范瑞娟越剧表演艺术家。女。浙江省嵊县人,1924年1月6日生。11岁入龙凤舞台科班学艺,演小生。13岁登台,演出于杭州、宁波等地。1938年到上海,1944年入雪声剧团,从事越剧改革,演出了新历史剧《黑暗家庭》、《祥林嫂》等戏。1947年参加十姐妹联合的《山河恋》的演出。当年组建东山越艺社。1951年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任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后转入上海越剧院任主演。在艺术上,首创[弦下调],唱腔淳朴宽厚,表演稳健端庄、自成一派。其《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摄制成电影,在第8届国际电影节上获音乐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