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邑 茂陵邑mɑolinɡyi西汉茂陵县城,在兴平市东北南位镇道常村西,汉武帝茂陵陵丘以东,是五陵邑中最大的城邑。城垣已无迹可寻。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营建陵墓,取名茂陵,并设置陵邑。汉武帝曾三次将全国各地有家产300万缗以上的豪族迁居茂陵邑,其中有“秩二千石”的官吏耿弇和马援的祖先,有“积资千余万”的郭解,有“藏镪巨亿”“家僮千人”的袁广汉。另外,史学家司马迁、经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等,也家居茂陵邑。据《汉书·地理志》载,茂陵人口为61087户,277277人。茂陵县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撤销,辖地并入始平县。 ☚ 茂陵西街社区 苗家村 ☛ 茂陵邑位于茂陵以东2里。在今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东窑匠沟以西,白鹤馆遗址以东,以瓦渣沟为中心,这一带常出汉代建筑构件等。据记载茂陵邑周长3里。汉武帝建茂陵邑后,曾三次徙民于茂陵邑,所徙居民为全国各地的豪杰、官吏和家产三百万以上的家族。著名人物董仲舒、司马迁、司马相如等都是茂陵邑的,茂陵邑至少有30万人。 茂陵邑西汉武帝时初置为邑,宣帝时改置为县,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