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英国工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英国工党

英国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根据英国职工大会倡仪,为保证工人代表在议会中的选举而成立。1906年大选中,为获得组织议会党团的权力,改用现名。集体成员包括费边社、独立工党、社会民主联盟和一些行业工会,此外还有个人党员。1906—1914年,该党在议会中依附于自由党,反对保守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自由党联合内阁。此后力量不断发展,逐渐取代自由党在两党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成为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之一。1924年在自由党支持下上台执政,组织第一届工党政府。1929年组织第二届政府。1945年大选获胜,继续执政。之后,工党同保守党轮流执政,曾于1964~1970年,1974~1979年两度组阁。1979年大选中,工党惨遭失败,党内派别斗争加剧。1981年,部分右翼成员退党,另组社会民主党,致使工党力量削弱。该党的政策基础是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同时进行社会改良。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改革国家机器,废除贵族院;经济上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建立和扩大国营经济成分,通过增加公共开支和对国有化企业的投资,减少税收和控制进出口,实行国家保健和教育体系等。对外重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作用和同美国的结盟、主张缓和、裁军,实行非核防务政策等。工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每年举行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由它选举的全国执行委员会是最高常设机关,实际领导党的活动。党总部是行政机构。党的领袖由议会党团代表、工会和社会主义团体代表、以及地方党组织代表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参加全国执行委员会。地方党组织在议会选区的基础上设立,负责为本党挑选议员候选人,并争取选票。工党有完备的章程,议会党团受党纪约束,按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执行委员会的决议投票。党报是《劳工周刊》,理论刊物是《新社会主义者》。

英国工党

英国资产阶级两大政党之一。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现名。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社会改良。经济上主张扩大国家企业,减少税收和控制进口,增加就业和强调社会福利。对外主张缓和与裁军,改善同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关系。领袖由议会党团选出。1924年第一次执政,到1987年共5次执政。1985年有党员660多万。党报:《劳工周报》。党刊:《新社会主义者》。

英国工党

英国工党

领袖尼尔·金诺克。该党成立于1900年,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党员主要来自工会组织中的工人,也有部分知识分子、中小资本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自由党的联合政府,20世纪20年代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之一。1924年1月首次执政,由该党领袖麦克唐纳任首相和外交部长。1979年大选失败,至今处于在野党地位。1981年3月有部分党员退党另组社会民主党。该党对内实行扩张经济的政策,主张增加公共开支和对国有化企业投资,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福利; 严格对资金和外汇的管理,回收外流资金,用于国内生产;加强政府与工会的磋商,用劳资双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工业纠纷。对外主张缓和与裁军,反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反对美、苏对别国的干涉,奉行非核防务政策,要求从英国撤出美国核武器,主张承担英国在北约内的一切义务,改革欧洲共同体农业政策,加强英联邦。该党是社会党国际的发起者和重要成员。党员约有600万人。

☚ 英国下院   英国上院 ☛
英国工党

英国工党

英国主要政党之一。1900年成立。根据英国工会和许多社会主义组织的倡议,为保证工人代表在议会中的选举建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党员620多万,其中30多万是个人党员,590多万是以集体成员的名义加入的工会和其他组织的成员。工党对内政策的基础是承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动摇性和进行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良相结合,发展经济,增加税收,扩大公共开支,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福利质量。对外主张缓和,奉行非核防务政策,承担英国在北约内的一切义务,改革欧洲共同体的农业政策,加强英联邦,主张裁军。工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最高常设机构是全国执行委员会,行政机构是总部。

☚ 英国保守党   英国自由党 ☛
英国工党

英国工党

(原名 “劳工代表委员会”) 1900年2月在伦敦成立。1906年更名为工党。从1906年至1914年,该党在议会中依附于自由党,反对保守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英国政府的战争政策,并加入自由党的联合内阁。后来逐渐取代自由党在两党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成为英国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之一。1924年和1929年在自由党支持下上台执政,麦克唐纳先后出任第一届和第二届工党政府的首相兼外交大臣。1945年至1951年由该党克莱门特·艾德礼任首相。1964年至1970年由威尔逊任首相,1974年至1979年先后由威尔逊和卡拉汉任首相。在1979年大选中,工党受挫,导致党内派别斗争加剧,削弱了力量。1981年3月26日,党内部分右翼分子退党,另组社会民主党。在1983年6月大选中,以左翼代表人物迈克尔·富特为领袖的工党,惨遭失败,公开表示辞职。同年10月2日至7日,工党举行第82届年会,总结了大选中失败的教训,讨论了如何振兴工党的问题,并对欧洲共同体的政策有了较大修改,不再谋求英国退出共同体。选举左翼人士尼尔、金诺克为领袖。工党以费边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国家机器,废除贵族院,建立“民主国家”; 经济上实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扩大国家企业局,通过增加公共开支和对国有化企业的投资,减少税收和控制进口等措施,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对外主张缓和与裁军,改善同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的关系。1954年8月应中国外交学会邀请,工党领袖艾德礼曾率团访华。1980年5月,工党领袖卡拉汉及总书记罗恩·海沃德率团访华,并同中国外交部负责人举行了会谈。1982年9月,应工党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其年会。工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年会”。最高常设机构是全国执行委员会。行政机构是总部。下院全体工党议员组成一个议会党团。各选区都有工党组织。党报是《劳工周刊》,理论刊物是《新社会主义者》。

☚ 英国保守党   英国共产党 ☛
000010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1:02